记忆是一块奇妙的土地,埋藏着许多时光的种子。一个关于向日葵的传说,让我童年那段被时光掩埋的往事,连同那位赠我幼苗的伙伴,骤然从岁月深处走来。
那时我正上小学,村里有位裹着小脚的老奶奶,总在校门口卖炒葵花籽。五分钱一包的籽粒,裹在旧报纸叠成的锥形宝塔里,香气勾得我们这些孩子像被钉住了脚似的。可家里连买铅笔都要精打细算,我从未在老奶奶那停下脚步。老奶奶却常对母亲说:“这孩子眼里有光,将来准有出息。”她的话像一粒种子,悄悄落在我心里。
后来,要好的同学告诉我,向日葵的花盘会追着太阳走。我自然不信——草木怎会有这般灵性?可那年春天,他竟真捧来几株幼苗。我将它们栽在门前的空地,从此多了一桩心事。每天放学,总要蹲在花苗前看上许久,看嫩茎如何挺直腰杆,看叶片如何舒展成心形。直到某个清晨,金灿灿的花盘突然绽开,而更惊人的是:它果真在晨曦中向东昂首,又在暮色里向西垂眸。那种生命与阳光的默契,让年少的我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可惜期待未必都有圆满结局。秋收时,唯有一株结出饱满的籽粒,其余的只剩空壳。姐姐炒籽时火候过了头,焦糊的味道冲散了几个月的期盼。我捧着发黑的葵花籽,第一次尝到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而更大的遗憾是,那位同学不久便随父亲迁往城里。离别时,我们红着眼眶约定写信,却终究败给了童稚的笨拙与时光的冲刷。
多年后回乡,偶然听人提起他的名字。记忆瞬间鲜活起来——那个分享秘密的午后,那几株追逐阳光的花,还有两颗毫无保留的童心。忽然明白,有些东西本就不必紧握。就像向日葵终会凋零,但它教会我的,是永远保持向阳的姿态;就像童年友谊难免走散,但那份纯粹的光亮,早已成为生命底色的一部分。
如今每见向日葵,总觉得是曾经的我们,还在固执地仰望太阳。而那些未能实现的期待、未曾圆满的故事,也成了记忆里最温柔的留白——不必捡拾,只需记得,他曾在我的心田里,种下过一整个童年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