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协同联动提升投资审计监督效能

版次:A01  2025年09月04日

本报讯 为全面提升投资审计监督效能,破解跨领域监督难题,市审计局聚焦机制建设、信息互通、成效转化,构建多部门协作共享长效体系,推动投资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协同机制。我市出台《淮南市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决(结)算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发改、财政、审计、住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等部门协同责任,指定各部门专门科室作为固定联络单位,实现常态化沟通联动。该机制既明确信息共享责任主体,又规范“线索移送——核查反馈——结果运用”协作流程,为跨部门联合监督筑牢制度基础。

推动信息互通,强化监督合力。依托协同机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定期将日常检查中发现的扬尘防治、招投标违规等问题线索抄送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将其纳入项目审计重点核查清单,并及时向城管、公管部门移送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今年以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抄送扬尘防治不合规线索32条,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抄送招投标类问题线索18条,市审计局向城管、公管部门移送违法转分包、围标串标、评标不规范等线索3条,信息共享成效显著。

促进成果转化,提升审计效能。建立“线索接收——台账登记——跟踪核查——整改反馈”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协作成果向审计效能、管理优化转化:一方面精准运用抄送线索,如将2条抄送线索纳入文化发展中心项目和中医院迁址新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中,同时联动县区落实整改,将涉及县区的46条线索分类下发至对应县区审计局,要求将其纳入相关审计项目同步核查;另一方面强化问题处置与结果运用,据不完全统计,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对违法转分包单位已处罚130万元,处理评标专家61人、清退3人及90家代理机构,处罚串标企业217家次、罚款64.77万元,另有7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本报记者 贾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