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困境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版次:A01  2025年09月04日

本报讯 为关爱困境儿童成长,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妇联共同组织开展“牵手困境儿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关爱活动200余场次,覆盖困境儿童1.6万余人,织密关爱保护网络,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精心谋划活动。市委社会工作部提前谋划部署,市妇联与各县区结合实际工作,组织动员党员及巾帼志愿者开展“爱心妈妈”牵手困境儿童活动,制定帮扶联系机制,通过“两讲一送”(讲法律法规、讲安全知识、送关爱服务),开展防溺水、防走失、防性侵等安全知识宣传,亲情抚慰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举办楚韵家风家训诵读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志愿服务活动,50余名“爱心妈妈”志愿者、留守困境儿童参加。“爱心妈妈”志愿者与儿童现场结对互动,送上知识包、创作毛球画,家长代表宣读《我是法定监护人》倡议书;孩子们齐声诵读《朱子家训》等经典篇目,传承优良家风;淮南市“最美家庭”代表分享家风故事,传递家庭温暖。依托“守护童年·牵手伴成长”项目,招募50名在淮大学生志愿者延伸关爱触角,开展暑期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关爱孤独症儿童。志愿者走进淮南市向日葵启智康复中心,开展“关爱孤独症儿童家庭暨2025爱心妈妈暑期关爱服务活动”,受助困境儿童及家庭、爱心妈妈代表、三八红旗手代表、淮木兰巾帼志愿者等80余人参与活动。活动期间,参观“来自星星的孩子”书画手工作品展,志愿者为困境孤独症儿童及家庭发放了价值1.3万元的“加油徽姑娘”项目“微心愿”学习包与家庭包;市家庭教育志愿者为孤独症儿童家长开展心理团体辅导,缓解家长心理压力。

开展科普宣传。市科协等单位深入各县区、园区,聚焦青少年手机低龄化使用、祖辈监护不足、沉迷网络等现实问题,组织开展9场“科技‘童’行·筑梦未来——阳光伴成长系列科普活动”,400余名儿童在沉浸式、互动式的科普体验中,提高了对人工智能知识的认知,增强了正确使用科技工具、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志愿相随,温暖相伴。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大通区站后社区联合蓝天救援队开展防溺水应急知识讲座,提升儿童安全自护能力;谢家集区北辰社区组织“漆扇绘意·亲子同行”手工活动,20余组家庭共同体验传统漆扇绘制,增进亲子互动;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团结社区推出“豆趣绘夏·花漾童梦”自然美育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活动,带领儿童体验艺术创作;潘集区柳叶社区开展“书香润皖家,阅启新征程”亲子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融入家庭生活,助力优良家风培育。

(本报通讯员 刘 丹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