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长三角红色旅游再掀热潮

解放日报记者 崔艺林

版次:A01  2025年08月22日

这个暑期,长三角地区迎来了一波红色旅游热潮。随着电影《南京照相馆》带动许多“Z世代”观众线下参观缅怀,红色旅游正在向着年轻化、沉浸式的业态焕新发展。

8月18日,《南京照相馆》票房超25亿元,居暑期档榜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了很多人观影后想前往的目的地。据悉,这里暑期每天接待观众2.5万人次,参观须提前好几天预约。

电影核心拍摄地上海影视乐园,暑期工作日单日客流近3000人次,周末翻番至超6000人次,推出的沉浸式感受抗战历史的活动尤其受年轻人欢迎,7月搜索热度环比上涨了80%。园方表示,承载影片精神内核的地标建筑“吉祥照相馆”将作为乐园固定景点长期保留。

除《南京照相馆》外,取材于抗战中中国渔民救援英国战俘真实事件的《东极岛》上映后,浙江省舟山东极岛成为众多年轻人夏日出游的选择。此外,《觉醒年代》《长津湖》等热播、热映影视作品,相关的纪念馆、取景地也在今年暑假继续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文旅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参与沉浸式红色项目的游客中,亲子家庭占比31%,学生群体占比28%,不少家长表示“孩子主动要求红色旅游”。上海、南京都进入了全国热门红色旅游目的地。

长三角红色旅游热的背后离不开长三角地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到南京的雨花台烈士陵园,从嘉兴南湖红船到合肥的渡江战役纪念馆,长三角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重要党史人物多、重大党史事件多、重要党史旧址遗迹多、孕育的红色精神多,为年轻人提供了多种体验方式。

近年来,长三角红色旅游向增强沉浸式体验感方向发力,以游戏化、剧情化、角色化的设计,更加契合Z世代的认知习惯。

比如,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启航”AR导览让游客的手机变成“时光机”,扫描湖面就能看到1921年红船开会的动态场景,还搭配语音讲解和互动问答。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数字项目“数字一大”,则依托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兴技术,为观众带来独特的沉浸式数字观展体验。

科技让历史可触摸,跨界融合延展了红色旅游的广度。这种变化不仅是旅游形式的创新,更是红色精神在当代年轻人价值观中的主动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