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载文脉 楚汉润淮南

沈庆功

版次:03  2025年08月13日

淮河汤汤,流传千年。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与传承中地位特殊,淮河流域更是中国文化精神阐发的重要根脉。城市文脉是城市发展中形成的特有历史与文化印记,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与精神气质。

美食之乡,豆腐始祖。淮南的“一黑一白”——煤炭与豆腐,早已为世人熟知。这里是成语典故之城,也是一座会呼吸的山水生态之城。淮南牛肉汤,是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透过氤氲热气,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碰撞的火花穿越时空;它是一种精神的凝练:从中可洞察淮南人耿直热辣的性格;它更是一个鲜活的文化符号:麻辣鲜咸的滋味,恰合徽菜特质,成为徽文化的生动注脚。

楚汉之邦,文脉之城。淮南依山傍水、三城互动,八公山便是这片土地的文化地标。这座集名气、灵气、文气于一身的皖中名山,相传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修仙炼丹、聚贤论道之地,中华美食豆腐便诞生于此。山间的“淮南虫”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古生物化石之一,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的生命之源。有着“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是淮河儿女钟爱的民间艺术,也是沿淮城市闪亮的文化名片。

奇书立脉,文承千秋。《淮南子》这部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绝代奇书”,堪称“淮河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它孕育于淮南热土与淮河的自然人文环境,从古至今都是淮南历史文化中最卓绝、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当之无愧是现代淮南的文化根脉。书中诞生的“塞翁失马”“削足适履”等成语,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稍晚成书的《黄帝内经》,在阴阳五行、气论学说、养生保健等方面,亦汲取了《淮南子》的思想养分,影响深远。一山、一城、一书,共同承载着淮南厚重的文化积淀。

楚风汉韵,山水淮南。淮河作为淮南人的母亲河,养育了两岸儿女,孕育出千年淮河文化。有“华东白洋淀”之称的焦岗湖,是这座山水之城的绿肺。山川、河流、矿脉,连同古老的历史与鲜明的城市特质,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淮南符号。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山水林城融为一体,造就了淮南独具特色的城市生态。

楚风习习,汉韵流响。八公山赋予了城市豪迈的气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穿越千年仍在回响;《淮南子》赋予了城市内涵,“持守淡泊、归于宁静”的智慧浸润着世代生灵。时苗留犊的清廉佳话,连同“南橘北枳”中蕴含的水土与人文之理,都在时光中沉淀为城市的品格。

楚韵流芳,淮南胜景。这里水网通舟楫,沼泽生鱼虾,土地宜稼穑。择水而居,依山而住,淮南,正是这样一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