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田家庵区法律援助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切实让法治阳光温暖民心、护航民生,推动法律援助工作转变,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法律援助服务品牌。
织密网络,让法律援助“触手可及”。在原有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服务站点基础上,增设工业园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同步在妇联、工会等场所设立服务窗口,精准对接特殊群体,开展定制化咨询服务。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10件,其中劳动争议类占比28.4%,涉及妇女案件占比17.7%。整合“皖事通”法律援助模块和“12348”热线电话,实现案件流程咨询、办理进度查询等功能。
高效服务,让法律援助“暖心提速”。深化“容缺受理+承诺”机制,配套落实《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减少群众跑腿次数。为80岁以上老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推行节假日“预受理”服务模式,安排专人在节假日值守预受理。通过流程再造,案件平均受理审批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点援制”匹配满意率达100%。
强化质效,让法律援助“信赖可靠”。建立随机监管机制,每月随机抽取10%案卷进行自查,每季度开展案卷集中评查,将评查结果与律师补贴相挂钩。按专业领域细分律师库,组建劳动争议、家事纠纷等专项团队,定期开展典型案例庭审观摩与疑难案件研讨会。今年以来,累计评查50余本案卷,其中4本案卷获评市级优秀案卷。
(本报通讯员 李圆梦 吴喆敏
本报记者 李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