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凤台县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从“学”中强化担当,在“查”中摸清实情,以“改”求实效,把学习教育融入服务群众全过程,用民生温度彰显学习教育成效,以实干实绩提升群众获得感。
在凤台县朱马店镇徐王村的主干道上,往来车辆平稳通行,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在学习教育中,当地突出可感可及,坚持开门纳谏,村民反映的道路坑洼出行难题被及时收集。镇村干部迅速行动,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推动道路拓宽工程顺利启动。施工期间,镇村两级干部全程跟进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保障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如今,这条路已由原来的4.5米拓宽至6.5米,昔日制约出行的“瓶颈路”,变成了便利群众往来、助力产业发展的“畅行路”。“修得太及时了!现在路又平又宽,质量还好,我们出行方便多了,村里的瓜果蔬菜运出去也省事不少。”徐王村村民李修超看着崭新的道路,难掩喜悦之情。
学习教育以来,凤台县始终突出问题导向,以“访企入村”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各级党员干部主动沉下身子、走进基层,认真倾听企业呼声,广泛吸纳群众建议,详细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对群众反映强烈、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这个桥是老桥,以前没有栏杆,走在上面很不安全。现在不仅加设了栏杆,主体也得到了加固,我们出行更放心了。”7月7日,凤台县尚塘镇黄圩村村民任敬民拍着新建的桥栏杆和记者说着。
任敬民说的这座桥,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也是黄圩村的第一座水泥桥,村民们都称它为“一号桥”,一度是连接尚塘、杨村两乡镇的“主动脉”。“前些年虽然又新建了二号桥,但多年来一号桥依然承担着村民生产生活出行的重要任务。”黄圩村党支部书记孙甲说。
据任敬民说,老桥虽然没有栏杆,年久失修,但村民们习惯走老桥,不仅更方便,也有感情了。今年入夏以来,由于连下几场暴雨,造成桥基两端土壤塌陷,导致主桥两端桥体断裂倒塌,安全隐患很大。于是,任敬民通过手机上的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将此事反映到了村里和镇里。
“我们接到群众的诉求后,第一时间跑到镇里,向镇纪委和镇政府进行了详细汇报,镇里也是第一时间派专人到现场进行了察看,现场磋商制定整改方案。”孙甲告诉记者。
“学习教育以来,我们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群众问题的实际行动,方案和预算定下来之后,我们一方面向上面申请专项资金,一方面督促村里联系施工方,要求以最快时间对老桥进行整体修复与加固。”尚塘镇纪委书记尹若水说。
在镇村的齐心合力下,黄圩村一号桥,从启动预案到修复完工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桥两边加设了安全扶手和金属栏杆,桥两头基础和老桥的主体均得到深度加固。“整个过程,我们镇纪委全程跟踪督办,要求不仅要赶工期,更要保证质量。”尹若水说。
“现在的一号桥就是一座新桥,以前每天上下班都走这座桥,最担心的就是上学、放学的孩子们。现在有了栏杆和扶手,俺也更安心放心了。”在尚塘镇中心学校担任保育员的黄圩村村民苏秀喜悦地说。
在城关镇龙潭社区凤华商城小区,城关镇主要负责人现场了解群众意愿,查看施工进度。物业办、城建办的工作人员在小区内设立现场咨询点,在家门口为群众提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政策宣传、事项咨询、现场办理等服务。在福海园斜路城分房现场,镇纪委、城建办、平安办部门分管负责人详细问询分房户的难办事、忧心事,耐心解决他们最为关心关注的报到、审核、初选、登记、分房环节相关问题,助力643户回迁居民圆梦新居。在中山、人民等社区小区内、街道边,民政所、社保所答疑解惑,对居民关注的失业参保、劳动仲裁、医保报销、退休认证等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凤台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访企入村”中累计走访对象800 多个,收集各类问题500多个。“我们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习有质量、查摆有力度、整改有成效,把学习教育融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全过程,真正让学习教育成果落实落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凤台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