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中药界的“补气明星”

张宗勤

版次:A04  2025年08月04日

在中医领域,黄芪凭借其独特的补气功效,就像一个耀眼的明星,一直以来照亮着很多人的健康之路。黄芪是中药界的“补气之长”,不仅在传统医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正如世间万物皆有其适宜与不适宜之处一样,黄芪虽好,却并不是适用于每个人。

一、为什么说黄芪是中药界的“补气明星”

1.黄芪的传奇历史与功效

黄芪也称为黄耆,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在中医临床中有着广泛应用。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良好的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效,还可起到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多重作用。黄芪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被称之为“补气第一药”。

黄芪的补气功效甚是明显,特别擅长补益脾气与肺气。脾气虚弱者一般都会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体倦乏力等症状,而肺气虚者易感风寒、咳嗽气短。黄芪可以有效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化,同时还可固护肺气,有效增强人体抵抗力,进而有效减轻这些症状。除了以上这些,黄芪也有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的作用,对于多种虚证及水肿、消渴、痹症等病症的治疗比较适用。

2.现代研究关于黄芪的新发现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对黄芪的研究也愈加深入,现代研究表明,黄芪中有着丰富的多糖、皂苷、黄酮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抗肿瘤以及降糖、调脂等药理作用。其中,黄芪多糖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增殖,通过提升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让机体抵抗力得以提升;黄芪皂苷可以起到保护心血管、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黄芪的适用人群解析

1.黄芪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类人群。

(1)气虚体质者:此类人常会有体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气短懒言等症状。通过黄芪可以起到补气升阳,增强体力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气虚症状。

(2)脾胃虚弱者:此类人会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等症状,通过黄芪可以起到健脾益胃的作用,对促进脾胃功能恢复、改善消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肺气虚者:此类人易感风寒、咳嗽气短、声音低微,使用黄芪可以固表止汗,有助于增强肺气,提升机体免疫力。

(4)水肿患者:黄芪有很好的利水消肿作用,具有脾虚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的人也比较适用。

(5)久病体虚者:此类人常会出现气血两虚、乏力多汗等症状,使用黄芪可以补气养血,对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很有益。

(6)免疫力低下者:免疫力低下、易感冒等人群,使用黄芪可以有效调理机体,提升免疫力。

2.虽然黄芪有多重益处,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其带来的好处,以下人群需慎用或避免使用黄芪。

(1)实证患者:由于实证患者体内邪气盛实、正气不虚,如果为其盲目使用黄芪补气,很可能会助长邪气,使病情加重,像实证发热、实证便秘、实证水肿等患者,尽量不使用黄芪。

(2)阴虚火旺者:阴虚火旺者因其体内阴液不足,虚火内生,会出现口干舌燥、潮热盗汗、心烦易怒等症状。而黄芪性微温,容易损伤阴液,如果阴虚火旺者使用黄芪,很可能会让阴虚症状变重,所以此类患者要慎用黄芪,如非要使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滋阴降火的药物进行配伍。

(3)湿热内蕴者:此类患者体内湿热邪气较盛,会有口苦口黏、身重困倦以及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而黄芪的补气固表作用,会使湿热邪气易于滞留体内,湿热不能顺利排出,所以湿热内蕴者也要慎用黄芪,防止病情加重。此类患者的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待其湿热退去之后,再酌情是否使用黄芪。

(4)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体质也特殊,用药要更加谨慎。黄芪虽有补气安胎的作用,但如果使用过量可能引发气机壅滞,使胎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而且,黄芪还有活血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引发流产或早产,为此,孕妇在使用黄芪前,需要咨询专业中医医师。

总之,黄芪作为中药界的“补气明星”,赢得了很多朋友的青睐,但也并非人人适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更加了解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并明确其适用人群与禁忌人群,以便能更加合理地使用这一宝贵药材。

(作者单位系霍山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