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全方位护理指南

李 也

版次:A04  2025年07月31日

当自己或家人被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很多人会感到迷茫和焦虑。面对这个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的疾病,脑海中难免充斥着“病情还能控制吗”“未来该怎么生活”等种种困惑。实际上,医学在不断进步,肝硬化腹水患者通过科学的护理和生活调整,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还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一、饮食护理:打好坚实健康基础

饮食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来说,就像建筑高楼的基石,基石稳固,大楼才能安全。患者的饮食原则需严格遵循 “三高一低”:通过摄入充足碳水化合物与优质脂肪维持高热量,保证机体能量供应;选择鸡蛋、牛奶、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高蛋白质促进肝细胞修复;多吃新鲜果蔬补充高维生素,增强机体免疫力;严格限制食盐摄入,采用低钠饮食,减轻腹水症状。

高热量食物能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像大米、面粉等主食,每天可适当多吃一些。高蛋白质食物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常见的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和豆类制品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如果患者出现肝性脑病的症状,就要减少蛋白质摄入,避免加重病情。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比如菠菜、橙子、苹果等,既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又能促进消化。

低钠饮食是饮食护理的关键。钠摄入过多会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加重腹水症状。因此,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2克,酱油等含钠调味品也要少用。像咸菜、腊肉、火腿等腌制食品,更要坚决忌口。除了减少食盐的摄入,还要注意隐形盐,比如一些加工食品、快餐中的盐分含量也很高,尽量避免食用。同时,要控制水分的摄入,每天饮水量一般控制在1000毫升左右,如果腹水严重,还需要进一步减少。

二、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助力恢复

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活动对患者恢复至关重要。当腹水较多、身体感到明显不适时,要尽量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这样可以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还能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减少水肿。卧床时要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引发压疮。

随着病情的好转,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比如先在床边坐一会儿,适应后再在室内缓慢散步。活动要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度。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还能增强身体抵抗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腹部受到撞击,引起腹水破裂等严重后果。

三、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异常信号

患者和家属要学会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信号,为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每天要定时测量体重和腹围,最好选择在清晨空腹、排尿后进行,使用同一把软尺,在同一位置测量,这样记录的数据更准确。如果体重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加,或者腹围明显增大,说明腹水可能增多,要及时就医。

同时,要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质。正常尿液颜色淡黄、清亮,如果尿液颜色加深,像浓茶一样,或者尿量明显减少,都可能提示病情加重。还要留意患者的精神状态、食欲、有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出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食欲缺乏加重等情况,也要尽快联系医生。

四、皮肤护理:注重守护皮肤健康

肝硬化腹水患者由于腹部膨隆,皮肤紧绷,加上营养不良,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皮肤破损和感染,因此,皮肤护理十分重要。要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擦拭皮肤,尤其是腹部、会阴部等容易出汗和潮湿的部位。洗澡时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和沐浴露。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清洁。在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可以垫上气垫圈、海绵垫等,减轻局部压力。如果皮肤出现瘙痒,不要用手搔抓,可以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涂抹,防止皮肤抓破引发感染。

肝硬化腹水病症的护理是一个长期且细致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饮食上患者应遵循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原则,限制水分摄入,家属需协助制定科学食谱;休息时保证充足睡眠,病情稳定后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日常需密切监测体重、腹围及尿量变化,警惕并发症。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避免压疮,更要重视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心态。

(作者单位系肥东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