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中,有一艘以“淮南”命名的现代化导弹驱逐舰——“淮南舰”(舷号123)。这艘被誉为“海上钢铁长城”的新型战舰,与千里之外的淮南结下了深厚情谊。自双方建立城舰共建关系以来,我市始终秉持“舰城同名、军民同心”的理念,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共建活动,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乐章。
钢铁战舰砺深蓝,以城之名担使命
“淮南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隶属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该舰装备先进武器系统,具备强大的防空、反舰、反潜作战能力,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
2022年9月,当“淮南舰”首次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时,市委书记任泽锋专门录制视频寄语官兵:“这既是淮南舰的光荣,也是淮南的光荣。淮南人民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在为期数月的护航中,该舰历时191天,航行3.5万海里,圆满完成20批40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被编队评为“护航先进单位”。
2025年6月,市委书记任泽锋在淮南迎宾馆会见海军“淮南舰”官兵一行,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官兵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淮南有军地共建、军民融合的光荣传统,将持续深化城舰共建,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2023年4月,我市组队赴青岛参加护航编队凯旋仪式。当看到舰艇舷侧“123”的醒目舷号时,慰问团成员激动不已:“这就是我们淮南的‘海上名片’,太威武壮观了!”
创新共建结硕果,多管齐下暖兵心
“‘刘安点丹’、金丝豆腐虾、菊花豆腐盅、再配上一碗浓香的淮南牛肉汤,太美味了!”仲夏时节,在海军淮南舰上,来自淮南的一道道特色美食飘香餐桌,让官兵们一饱口福。
为加强城市与战舰双拥共建,海军淮南舰派2名炊事骨干专程到我市学习“第二故乡”特色菜肴的制作技艺。19天的时间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组织5家拥军企业,派出顶级烹饪师,手把手教授、面对面解惑,倾囊相授。
2024年12月,市委党校赴舰开展“城舰大讲堂”活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负责人为官兵讲授专题党课。舰校双方签订《舰校共建协议书》,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促发展上探索舰校共建品牌。“我们以支持战舰建设为荣!这艘舰艇是城市的骄傲,更是军民鱼水情的见证。未来,我们将继续全力保障,与人民海军同心同行,为强军事业贡献民企力量。”淮南新东辰集团负责人在慰问官兵座谈会上动情地说。
想官兵之所想、急官兵之所急、解官兵之所盼,这是我市双拥工作长期坚持的目标和追求。城舰共建以来,我市投入500余万元,为淮南舰官兵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帮助设计、安装、建设内部无线局域网,配套相应办公电脑和智能终端设备等。通过一系列军地互办实事项目,实现军队“所需”与地方“所能”紧密对接,极大地改善了官兵训练学习条件。
双向赋能促发展,勠力同心卫海疆
“见到海军叔叔我特别激动,希望长大后也能像他们一样在大海上扬帆驰骋、守卫海疆。”淮南舰官兵回淮探亲时,龙湖中学的苑若鑫同学在活动现场向淮南舰官兵献上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一颗梦想的种子已经在他心里悄悄发芽。
“淮南舰官兵与淮南早已结下深厚情谊,我们每年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城舰共建活动,持续深化双拥共建,丰富军地文化内涵,让‘第二故乡’成为官兵的坚强后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说。
在城舰交流联系过程中,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共进、融合发展”的原则,我市与淮南舰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签署了《淮南市与海军淮南舰双拥共建协议》,涉及人才培养互助、定期鹊桥联谊、打造教育基地、加强企业共建等方面内容,进一步密切了城舰共建关系。
作为淮南对外宣传的“海上窗口”,淮南舰积极利用重大任务宣传报道等时机,大力宣传推介淮南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淮南舰积极配合我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开展多层次、有内涵的军民共建活动。派遣舰艇官兵赴我市开展国防教育活动,邀请各界代表、青少年上舰参观。
从淮河之畔到黄海之滨,城舰共建的纽带将淮南人民与淮南舰官兵紧紧相连。当战舰文化墙上的舜耕山水墨画与淮南双拥主题公园的“强军梦”主题雕塑遥相辉映,一座城市与一艘战舰的故事,正谱写着新时代军民团结的动人篇章,也鼓舞着淮南舰驰骋大洋、逐梦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