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寿县第三批“红领巾讲解员”圆满完成报名、选拔、聘任等各环节流程,160余名少先队员将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和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开启新一轮的志愿讲解服务。
近年来,团寿县县委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聚焦青少年成长成才,持续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推进少先队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通过打造“红领巾讲解员”特色实践品牌,引导广大青少年关注家乡发展、讲好家乡故事、助力文化传承。2023年以来,累计培养“红领巾讲解员”398人,服务游客20000余人次,为寿县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红领巾”的力量。
深挖文化资源,打造实践育人新模式。团寿县县委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依托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等特色文化场馆,打造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精心设计讲解路线5条,组织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开展“共话五千年 传承根与魂”“红领巾寻访家乡文化”等主题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锻炼中感受家乡发展变化,增强文化自信。
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志愿讲解新路径。团寿县县委联合宣传、教体、文旅等部门,面向全县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招募活动,通过报名、选拔、培训、现场演练等环节,把好“红领巾讲解员”入口关。联合相关文化场馆“定制”适合少先队员的讲解词,加强基本功训练,确保讲解服务更有特色、更有效果、更接地气。综合少先队员业余时间和场馆讲解需求,科学制定讲解“排班表”,做好时长统计和过程管理,有序引导“红领巾讲解员”开展讲解服务。
拓宽培养渠道,搭建成长成才新平台。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寿县青年”“寿县共青团”等团属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30余篇,不断扩大“红领巾讲解员”品牌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选拔优秀讲解员参加安徽省少年文物诗词大会、淮南市“红领巾讲解员”大赛、寿县第三次少代会等赛事活动,举办“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展示,积极搭建服务社会、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讲好红色故事,努力成长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新时代好少年。
(本报通讯员 陈德倩 本报记者 吴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