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检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要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铸牢政治忠诚,紧紧围绕大局履职尽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狠抓改革落实,最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在检察监督办案的具体实践中、效果上。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政治机关,检察工作的政治、业务双重属性定位决定了党建要与业务联动共增,同轨并行。
党建与检察业务融合的现实意义。一是持续强化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进行法律监督,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只有将党建与检察工作在各方面、全过程深度融合,才能保障检察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持续提升检察队伍素质能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干警通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深思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干警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持续提高各项检察业务质效。推动各党支部将党建工作融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等检察业务工作中,利用党建汇聚人力物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从而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党建与检察业务融合的实践成效。一是坚定检察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理论武装、信念坚定、忠诚履职融会贯通,一体提升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出台实施方案,明确20余项重点举措,切实将党的绝对领导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寿县检察院、八公山区检察院获评全国检察全媒体建设成绩突出单位。二是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紧紧围绕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扎实开展读书班、沉浸式教育等系列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盯紧抓实巡视、政治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去年以来,优化检务管理制度20余项,创新搭建“清风淮检·讲廉堂”警示教育平台,配合驻院纪检组打造“融入式”监督品牌,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形势持续向好。三是积极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大力培育和践行“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激发队伍活力。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事例20余件,获得省级以上表彰30余项,3个支部分别获评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双强”党支部和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事例。市检察院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党建与检察业务融合的优化路径。一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胸怀“国之大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政治理论+检察业务”融合学习机制,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专题研讨班、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载体,推动检察人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持续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制定《中共淮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全面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的任务清单》,构建“党组统筹抓总、机关党委推进落实、党支部具体执行、党员干警示范带动”的党建工作链条,将党的建设纳入检察人员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一岗双责”落地见效,形成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三是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健全司法办案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检察权运行的制约监督。四是持续弘扬检察政治文化。创新“传统文化+”党建新模式,打造具有检察特色的政治文化阵地。通过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不断强化检察人员的政治认同和职业使命感。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加强典型示范引领,选树宣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检察先进典型,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