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积”

高 旭

版次:03  2025年07月17日

世上的事,无论大小,做起来,不过是一个“积”字。

事有做成、做好之分。做成,靠积;做好,更要靠积。

什么是“积”?

就是一心想做某事,且能长年累月、始终如一地去做。

可见,“积”是一种自觉勤勉的努力。向着希望的目的而去,带有人生内在的方向感。

有方向,人生的努力才有意义。方向是对自我的冷静认识和理性定位。老子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也要明白千里之行,“定向”为先!

有此方向,不论风雨险阻,终能不失初心,无忘本愿,前行不辍……

“积”也是一种内具韧性的心态。人之常情,多欲易变。能长期坚持做一件事,不厌不弃,归根结底,还是心态使然。

择事谨慎,做事持久,无一不显示出心态的成熟。这既是对一个人实际才能的深度磨砺,也是明心见志的真正考验。

《诗经》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做事有始终,是做人有坚守。能将“积”铸成自身习性者,必是对人生意义有较深透体悟的人,所以才能不慌不忙,不急不慢,坚持做事,努力做好。

这种心态的沉稳,别有风采,虽不言而自重,日见其光芒。

“积”还是一种淡泊明远的格局。长久坚持做一件事,如果有着强烈的功利性,很难实现。因为这种长久,需以“一生”为尺度!浮华世界,欲炽情盛,心中没有自足的意趣,没有广阔的胸襟,没有对一己追求的坚守,无法用一生的辛劳来替换当下的物欲欢愉。

一生不长,用生命聚焦最想做的事,力求做到极致,需要我们站在人生的高度来审视自我。高度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境界!人生最终具有的生命精神及美感,根本上来自于此。

“积”更是一种安静自守的性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面向时间的无情长河,面对生命的悄然流逝,愿将“积”看作是理所当为之事的人,是在用自我的真正性情表达着对世界所应有强烈的个体化的生命姿态。矢志不渝,源于人生的自信自守,而这种自信自守,内在扎根于性情。

人生说到底,不过是一个“积”字,或是积业,或是积情。只要愿将、能将“积”化作人生根本的底色,我们自会走出不一样的精彩。

人生如登山。积步不止,登临愈高,峰巅终至,风景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