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市水利部门了解到,作为全省河湖长制激励县并被列为第三批河湖长制“能效”提级县建设名单的凤台县,以“效能跃升”为核心,着力打造河湖长制3.0版本,推动河湖治理迈上新台阶。
凤台县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河湖长责任体系。县级总河长多次赴淮河、西淝河等重点水域现场办公,上半年,县级河湖长累计巡河20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0个。通过将河湖治理纳入年度考核,建立奖惩机制,有效激发了各级河湖长履职积极性。凤台县强化靶向治理,全力提升河湖品质,以“清四乱”专项行动为抓手,今年以来拆除违法构筑物1处,清理河道垃圾300余吨,查获非法采砂船只1艘,移交公安线索1条,全县上半年同比四乱问题下降80%。该县同步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推动44处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深化城乡水体污染治理攻坚,畜禽粪污、秸秆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该县投资2981.6万元,实施了顾桥镇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昔日采煤沉陷区蝶变“凤栖湖”网红打卡地,全国首次沉陷区浮床水稻在“凤栖湖”试种成功,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凤台县还加强智慧监管,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创新运用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上半年通过科技手段发现并处理问题10个,处置效率显著提升。畅通12345热线、微信公众号等监督渠道,处理群众举报5条,构建了全民共治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了生态屏障。
(本报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