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项规定之光照亮新征程

常 腾 刘德林

版次:03  2025年07月16日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这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再动员、再出发。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作风建设为生命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鲜亮旗帜,正引领全党凝聚磅礴力量奋发有为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回首历史,作风建设的百年传承

回望党的奋斗历程,作风建设始终是克敌制胜的传家宝。井冈山时期,党领导的红军初步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铁的纪律锻造出一支“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人民军队;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西柏坡时期,“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为全党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改革开放后,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深刻论断,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全面部署,作风建设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份仅有600余字的文件,以“徙木立信”的政治勇气,拉开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序幕。13年来,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刹住“车轮上的腐败”,从整治“会所里的歪风”到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新局面。

时代淬炼,八项规定的生动实践

“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动全党形成“头雁效应”。从广东考察时不封路、不扰民,到芦山地震灾区夜宿活动板房,总书记为全党树立了标杆。

各级党组织紧跟党中央步伐,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唯有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持续发力,才能推动作风建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各级党组织必须树立“越往后越严”的鲜明导向,能坚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当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社会新风尚,勤政爱民、清廉敬业成为党员新常态;“三公”经费大幅下降,基层减负成效显著;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谋发展。

面向未来,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护航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七个有之”依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疾尚未根治,“不吃公款吃老板”“收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绝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一方面,深化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根源上破除特权思想、纠正错误观念,自觉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另一方面,扎紧制度笼子,针对公务接待、基层减负等重点领域细化实施细则,运用大数据监督、交叉巡察等手段,精准识别变异“四风”,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监督“带刺”。

抓住“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要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净化“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以“头雁效应”引领“群雁齐飞”。同时,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帮助他们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培养严守纪律、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

坚持党要管党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就是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姿态反对腐败。以“不得罪千百万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4亿人民”的鲜明态度反腐倡廉。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知政失者在朝野”,人民群众既是“事中人”,又是“观察员”。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阅卷人”“让人民监督政府”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

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全党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创造新辉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