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群众关键“小事”,绘就民生幸福“大事”。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打造“安心托幼”民生工程、实施老有所学行动、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中小学生阳光体育促进行动……
今年以来,八公山区聚焦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全力推进4项教育民生实事项目,让“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以“小民生”为切入点推动全区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资助帮扶,从“心”出发传递温暖
“有了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我感觉不孤单,我以后更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今年春季开学,八公山区第一中学学生陈文韬(化名)感激地说,学校为他申请了困难资助让他学习更安心。
陈文韬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体弱多病,家庭经济困难。学校了解情况后,及时向他的父母介绍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帮助办理资助手续,有效缓解了家庭困难。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2025年春季,八公山区资助学前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幼儿36人次,资助资金21600元;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3人次,资助资金43000元。今年春季全区共计资助169人次,全年计划资助困难学生300人次。
精准帮扶,传递温暖。八公山区制定并完善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细则、资助对象认定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资助工作流程,确保资助工作有章可循。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整合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数据,通过比对分析,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资助对象认定准确,提高了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资助政策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保障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安心托幼”,守护幼儿美好童年
“托幼服务解决了我们‘带娃难’的问题,托班老师非常专业,对孩子也很用心,我们很放心。”蔡女士夫妻俩都是上班族,平时工作比较忙,3岁的孩子无人照顾,今年2月,经过多番考察后,她选择将孩子送到八公山区幼儿园托班,回顾孩子几个月来的变化,她感到很惊喜。“本来担心孩子太小不适应,没想到孩子在这玩得很开心,回家后经常会和我们分享在幼儿园里的生活。”
“我们结合自身特色设置了丰富的延时活动,给孩子高质量陪伴。”幼儿园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家长“接娃难”问题,幼儿园还为家长提供延时服务,将离园时间适时延长,尽全力满足托幼需求。
近年来,八公山区出台《八公山区安心托幼行动实施方案》,从场地建设、师资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开设托班的幼儿园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和生均经费补助,有效调动幼儿园办托积极性。全区15所幼儿园中13所已完成卫健部门备案,实际开设托班幼儿园达6所,托班开设比例超40%。同时稳步推进公办园扩容提质,通过新建公办园、回收公建民营幼儿园等方式扩充公办学位,公办园数量及在园幼儿占比持续提升,进一步破解群众“带娃难”问题。
八公山区通过开展教师专业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建立家长监督机制、托班动态评估机制等措施,促进托班服务质量整体提升。目前该区各托班均配备专业保教人员,统一规范课程设置,为幼儿提供科学、安全、温馨的托育服务,家长满意度达95%以上。
阳光体育,助力生命花样绽放
近日,在八区一小记者看到,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体现了“阳光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满足了学生多样化运动需求,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兴趣。
“我们实施中小学生阳光体育促进行动,要求各校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上、下午各一次不低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结合体育小游戏等推广课间15分钟微运动,持续优化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的学校体育活动内容。”八公山区教育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各校按不同体育项目分类,合理利用环境,创造条件开展体育活动,现在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学生身上有汗了,眼里有光了,脚下有力了。
为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提升育人环境,八公山区今年实施教室光环境达标工程,计划对20间中小学教室光环境进行改造。目前该区根据前期调研结果,邀请照明设计专家与教育部门、学校代表共同研讨,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严格挑选具备丰富照明工程施工经验和良好信誉的施工单位,全区进行光环境改造的学校已经开始招投标工作,暑假进行现场施工。
“老有所学”,绽放最美“夕阳红”
为丰富基层老年学校学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老年教育资源共享,今年4至5月,八公山区教育体育局与区老年大学联合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送课到基层”活动,为10所基层老年学校送去老年健康饮食课程。送课教师为大家详细讲述了如何正确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如何通过饮食保养身体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如何注意饮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基层老年学校学员的热烈欢迎。“这些课程都务实管用,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朋友。”老年学员们高兴地说。
截至2025年6月底,八公山区老年教育注册总人数已超过1.05万人,其中新增学员0.155万人。为保障老年教育工作顺利推进,八公山区教育体育局积极申请30万元专项经费重点用于镇、街道基层老年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改善办学条件,着力破解基层办学资源短缺问题。
精准送课送教,提升服务质效。八公山区针对基层老年学习点师资薄弱、课程单一等问题,充分利用新招聘的大学生和健身气功协会的银龄力量,整合资源组建流动教学团队,开展“送课送教进基层”活动,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开发《老年智能手机应用》《八段锦实操》《健康养生知识讲堂》等“实用型”课程,精准对接学习需求,今年上半年送课20场次。
一个个具体数字、一项项惠民之举让群众看到了教育民生领域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百姓的“获得感”、民生的“升级版”,稳稳托起了八公山区的幸福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