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理念,不断创新行政复议工作机制,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完善便民机制,提升执法能力,通过高效、公正的复议案件办理,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复议为民”,完善便民机制。我市畅通“掌上复议”微信小程序、“12348”安徽法网申请平台及邮寄、传真等申请渠道,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就能实现“掌上复议”“码上复议”,今年以来共有79件案件实现了“零”次跑。同时,加强与“12345”市长热线、“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的互联对接,无缝解答行政复议法律咨询,提供引导服务。依托各级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设立便民服务点,提供咨询、引导及代收服务,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申请行政复议。
强化“层级监督”,提升执法能力。为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效,推动行政复议工作高质量发展,按照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要求,近期,我市印发《淮南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及委员名单,成立淮南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市级主要行政执法部门、市政府行政复议机构有关工作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学者组成,为办理市政府重大、疑难、复杂的行政复议案件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并就行政复议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共性问题研究提出意见,为行政复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和智力支持。
强化“案结事了”,促进和谐稳定。我市秉持“以人为本、案结事了”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行政复议+调解”的办案模式,坚持“案前化解、案中调解、案后解释”工作法,将调解和解工作贯穿行政复议办案全过程,出台《关于加强联动协作多元化化解市场监管领域行政争议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实地调查,找准调解着力点,把脉问诊,对症下药。2025年以来,全市共调解和解行政复议案件63件,调解和解率36%。
(本报记者 何婷婷
本报通讯员 朱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