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扎实推进禁捕退捕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版次:02  2025年07月10日

本报讯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7月1日,为期4个月的淮河禁渔期正式结束。我市以“严执法、广宣传、保民生”为抓手,扎实推进禁捕退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退捕渔民不稳定就业占比降至10.87%,居全省第3位。

在严执法上,聚焦元旦、春节、“五一”等重点时段,我市持续开展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捕捞行为。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06次,出动执法人员6464人次,水上巡查9078公里,清理取缔非法网具363张、违规钓具221个、三无船舶4艘,查处涉渔违法违规案件50起。依托2025年全国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活动,规范销毁刺网210条、地笼120节、渔具50套、“三无”船舶1艘,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活动。

在保民生上,我市完善退捕渔民结对帮联制度,动态掌握其生产生活情况,分析研判动态趋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共组织入户帮扶9880次,解决问题34个,户均每月帮联2.7次。邀请专家技干、水产企业和电商开展水产养殖模式、电子商务、市场渠道拓展等系列专题培训,提升退捕渔民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与就业能力。退捕渔民不稳定就业占比降至10.87%,居全省第3位,就业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在广宣传上,我市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宣传禁渔法规政策。精准面向捕捞渔民、涉渔经营者、涉水施工企业及内河航运船员等重点人群,深入河湖沿岸、水产品市场、涉渔餐馆及渔具店等重点区域,通过发放明白纸、告知书,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强化宣传。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宣传报道67次,设立禁渔宣传栏、告示牌5个,张贴禁食长江野生鱼提示587个,印发宣传材料8679份,悬挂横幅标语235条,张贴禁渔公告360余份,有效提升了公众守法意识。

(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邱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