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 松
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始终把推进工伤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护航企业、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升经办服务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工伤保险各项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近年来,我市通过制度创新和服务优化,已构建起覆盖全民、多层次、可持续的工伤保障安全网。截至目前,我市工伤参保人数38.65万人,工伤认定600余件,工伤鉴定15批次,鉴定1074人次,工伤基金收入1.3亿元,支付各类工伤保险待遇1.3亿元,工伤基金收支稳定。工伤参保人数逐年增长,待遇水平不断提高,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为全市劳动者撑起了安全的“防护网”。
自2024年1月1日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以来,我市聚焦工伤保险全覆盖目标,统筹推进五项重点工作,着力扩大参保覆盖面、提升服务质效。
工伤保险群体覆盖范围更广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徽商银行、建设银行等11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完成397个社银合作网点平台建设。依托银行网点资源,打造“就近办”服务网络,为参保单位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多元化参保服务。全面推广工伤保险网上经办系统,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构建“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经办模式。参保企业和群众可通过线上平台实时办理参保登记、缴费申报等日常业务,办理时间压缩60%以上,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市人社系统力量,深入企业、园区、社区、商圈等“四进”场所60余个,累计开展政策宣讲、现场答疑等宣传活动50余场。自2024年8月启动社会保险“数据找人计划”(三期)工作以来,通过人社、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数据比对,精准定位未参保市场主体。组建工作专班开展参保动员,累计实地走访企业2000余家,电话沟通5000余次,一对一讲解参保政策和权益保障。截至目前,专项行动成果显著,新增参保企业359户,新增参保职工1257人,进一步筑牢企业职工权益保障网。
工伤保险体系层次更全
伴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快递物流业作为传统工作职业在互联网条件下的延伸,吸纳了大批劳动者就业创业,为此,我市积极响应省有关政策,推进实施快递业优先参保,对接邮政管理部门,对快递行业用人单位开展摸底排查,全面掌握快递从业人员年龄、性别、工作网点等基本信息,不断优化经办服务内部和外部流程,指导快递企业和基层快递网点积极参加工伤保险。目前,快递行业工伤参保人数达到2044人。与此同时,大力推进超龄就业人员和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保障了该群体劳动者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目前,超龄就业人员累计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3500余人。稳步推进补充工伤保险工作。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