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疾病,实则很多患者都在承受它所带来的痛苦与挑战。该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危及生命,本文我们就从用药护理、生活细节护理等方面着手,为大家分享一份全面的哮喘患者日常护理攻略。
一、哮喘的病因与症状
哮喘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在哮喘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哮喘患者都有家族病史。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变应原(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空气污染、职业性化学物质、药物、食物以及运动、气候变化等,这些因素可以相互作用,会共同导致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
哮喘的症状主要有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一般是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及加剧,大多数患者都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但是,对于有的患者而言,哮喘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还可能引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二、哮喘的用药知识
1.了解药物种类
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两大类:其中控制性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气道慢性炎症,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也称为抗炎药,常用的控制性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白三烯调节剂以及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LABA)等。而缓解性药物则一般是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也称为平喘药,常用的缓解性药物有短效β_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抗胆碱药(SAMA)以及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等。
2.正确用药方法
吸入装置的使用:很多哮喘药物都是通过吸入装置给药的,患者及家属需要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吸入装置,如气雾剂、干粉吸入剂等。在使用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如坐直、头部稍微后仰等,以保证药物可以准确到达气道。
用药时间与剂量: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控制性药物一般都需要长期规律使用,而缓解性药物主要是在哮喘症状发作时按需使用。
药物副作用的监测:如果长期使用哮喘药物,可能会产生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咽喉刺激等一些副作用,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一旦有不适要立即就医。
3.药物储存与保管
哮喘药物需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不要被阳光直射或高温储存,且要定期检查药物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对于生物制剂等需要冷藏的药物,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储存。
三、哮喘患者的生活细节护理
1.环境管理
减少变应原暴露:哮喘患者要尽量不与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变应原接触,室内需要保持清洁,并定期清洗床单、被罩、枕套等物品,可以使用防螨床罩、枕套等,注意不要在室内养花、养宠物等。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香水等物品。在室内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减少空气中的过敏原与污染物。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吸烟是诱发哮喘发病和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患者应坚决戒烟,并注意不要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
2.饮食与营养
均衡饮食:患者日常要保持饮食均衡,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宜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对增强身体抵抗力有益。
避免触发食物:有的哮喘患者可能会对某些食物过敏,如海鲜、坚果、牛奶等,患者需了解自己的过敏史,不要食用可能引发哮喘发作的食物。
保持适宜体重:肥胖会增加呼吸系统的负担,加重哮喘症状,所以建议大家要保持适宜的体重。
3.心理调节与运动
心理调节:很多患者因病情反复而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参加患者支持小组等方式,来积极寻求心理支持,缓解负面情绪。
适量运动:坚持做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大家可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通过散步、慢跑、游泳等方式进行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及冷空气刺激,以免引发哮喘发作。在每次运动前后,做好充分的热身和放松活动,尽量减小运动对气道的刺激。
4.日常习惯与自我管理
规律作息:平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这对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哮喘发作的风险有一定帮助。
定期监测病情:哮喘患者需定期监测病情,学会记录哮喘日记、使用峰流速计等,以便就医时将自己的病情变化告知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哮喘患者需要随身携带短效β_2受体激动剂等急救药物,这样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就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避免诱发因素:每一位患者都需要了解并避免自己的哮喘诱发因素,如冷空气、烟雾、剧烈运动等,尤其是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化等敏感时期,更要注意保暖和防护。
总之,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与控制,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及家属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对应对哮喘这一挑战有着重要意义。每一次正确的用药,每一个贴心的生活细节,都是与哮喘的正面对峙,也是对健康的珍视与守护。让我们携手努力,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共同帮助哮喘患者战胜疾病。
(作者单位系霍山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