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实践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关键纽带。实习实践既能够锤炼技能、积累经验,更推动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和谐共进。在真实的职场与社会环境中,学生通过实操深化理论理解,通过互动培育职业素养,通过应对挑战锻炼应变能力,实习实践延伸了学习,更是塑造人格、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实习实践制度的核心在于全面发展,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涵盖道德、智力、健康、审美及劳动等多方面的素养。德育引导强化职业道德,智育实践拓展知识视野,体育锻炼培养健康体魄,美育熏陶提升审美情趣,劳育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实习实践助力成长,磨砺出既专业又全面的高素质人才,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
一、融入职业道德,强化责任意识
初入职场的学生常在职业伦理和行业规范方面认知不足,实习实践过程中,职业道德与法规引导至关重要。通过真实工作环境的浸润,让学生深切领悟诚信与责任的职业精髓,并感受到行业规范对个人职业成长的双重作用——既约束又保障。结合案例与实地观察,职业道德从抽象变得具体,转化为与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行为标准,促使学生自觉践行。实习实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引导学生从自身岗位出发,审视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激励他们履职尽责地积极担当社会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行业需求,还可以鼓励学生带着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入实习实践活动,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发展,旨在培养技艺精湛、怀揣理想、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劳动者。
二、注重知识应用,强化思维拓展
专业技能的精进,既需要课堂传授,更依赖实践磨砺。实习实践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专业认知,并锻炼独立思考与实践能力。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应对复杂情况,通过参与项目、处理任务,学生能够实现从“知识”到“行动”的跨越,这既检验了书本所学知识,又锤炼了解决问题能力。跨学科思维在当今社会愈发关键,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有机会与不同领域专家合作,接触多元知识体系,从而在交叉融合中拓宽思维,提升综合素养。无论是技术融合,还是管理、营销等多学科交融,跨学科实践都为学生打开了更加广阔的认知与创新空间。实习实践是专业知识的训练场,更是培育创新思维的摇篮,通过探索各学科间的联系,学生可跳出专业局限,培养跨领域思维,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三、锻造强健体魄,强化身心平衡
健康的体魄是高效学习与工作的基石。在实习实践活动中,合理的健康管理和体能锻炼对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提升工作效率很有意义。学生需适应新环境和职业要求,而身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工作表现与成效,积极参与团队运动、健身活动可增强体质、耐力和协调性,同时释放心理压力,提高专注度和抗压能力。科学的自我健康管理也不容忽视,包括良好饮食习惯、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高强度工作环境下,学生应合理规划时间,避免久坐和疲劳工作,通过运动和饮食调节机能,为高效工作学习提供保障。要学会平衡好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关系,保证身体充足的睡眠与合理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实习实践是专业能力锻炼,更是对身心素质的全面考验,健康管理与体育锻炼相辅相成,能够帮助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实践,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四、涵养审美情趣,强化创意塑造
审美能力的培养关乎艺术造诣,也是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的关键。实习实践活动中,应结合行业特色,引导学生在职场中感知并创造美,将艺术思维融入工作,通过设计、创作、策划等任务,深化对美的理解和表达。在艺术设计、建筑、传媒等行业的实习中,审美素养对作品质量和创意深度至关重要,良好的艺术实践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和创造力。审美能力能够提升职业素养,使工作更精细、更具艺术性和品质感。美育提升个人审美,还受到环境影响,优美的工作环境能塑造良好的职业氛围,促进形成积极心态,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实习实践过程中,良好的办公环境与和谐的视觉体验能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增强对艺术与设计的认知,培养对美学元素的理解和运用。美育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感知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增添竞争力,能够以更敏锐的审美视角挖掘工作中的美学价值,赋予实践更高层次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五、践行劳动教育,强化能力锤炼
劳动传授技能,更塑造观念、培育素养。实习实践活动中,学生亲历各类任务,深切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从而增强对工作的敬畏感和责任感。面对各项实务,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在适应岗位中领悟劳动是生存手段,更是实现社会价值的路径,通过参与生产、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学生理解每项工作的深层意义,学会尊重劳动成果,摒弃轻松工作的肤浅追求,树立勤勉敬业的职业态度。现代职场强调团队协作,个人与团队相辅相成,实习实践让学生学会与同事协作,共同担责,理解团队分工的重要性,并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劳动教育的真谛在于通过实践培育全面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锤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行业规范,优化工作方法,提升办事效率,从而不断造就一批又一批既专业又敬业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系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