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家风传承历史,而党和国家也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摆在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仍充满着挑战和磨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过程中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的精神力量,将百年红色家风赋能于党的作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一、百年红色家风的基本内涵
第一,忠诚于党与坚守党性,是共产党人百年红色家风的根基所在
过去面对种种艰难险阻,无数共产党人展现出钢铁般的意志,遵守党的纪律,用生命捍卫党的尊严和利益,诠释着对党的无限忠诚。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尽管受尽折磨,依然坚定信仰,高呼“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用生命践行对党的忠诚。
当前,共产党人同样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代楷模”张富清深藏功名六十余载,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用一生诠释了对党忠诚的深刻内涵。这些先辈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要站稳政治立场,永葆政治本色,将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第二,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是共产党人百年红色家风的核心灵魂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自成立之初,就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正是因为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共产党一心为民的宗旨,才会义无反顾地支持革命事业。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历经千辛万苦,即便自己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仍心怀人民和国家。就如“半条被子”的故事,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用温暖的举动诠释着军民鱼水深情。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数百万党员干部深入穷乡僻壤,扎根基层,不顾条件艰苦,一家一户走访调研,精准施策,帮助广大困难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20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这些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这种情怀穿越时空,成为红色家风中熠熠生辉、代代相传的宝贵品质,激励着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二、百年红色家风对党的作风建设的赋能作用
其一,强化党员思想引领,是百年红色家风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
红色家风所蕴含的坚定信仰与忠诚精神,为广大党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焦裕禄同志“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奉献精神,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缴国家。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在新时代,红色家风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党员抵御风险挑战的精神武器,更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动力。黄文秀同志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将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通过红色家风的赋能,有助于提升广大党员的政治素养,为党的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其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百年红色家风在新时代的关键任务
红色家风所蕴含的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等崇高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党内政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周恩来总理制定“十条家规”,严格要求亲属不搞特殊化;陈云同志教育子女“不应该有优越感”,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为全党树立了廉洁自律的榜样。
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红色家风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许多落马官员的案例警示我们,家风败坏往往是走向腐败的重要诱因。通过弘扬红色家风,能够为党员的行为提供明确的规范,促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坚决杜绝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不良行为,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
其三,提升党的社会形象,是百年红色家风在新时代的价值体现
广大党员积极践行红色家风,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在抗洪抢险的危急关头,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不顾个人安危,筑起坚固的堤坝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扎根乡土、引进产业、发展教育,改善农村面貌。
他们在践行红色家风的奋斗征程中,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用心解决群众就业、就医、教育等实际问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这些暖人心扉的行动,让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威望日益提升,从而能够赢得群众毫无保留地支持与信任,不断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三、以百年红色家风赋能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其一,加强红色家风宣传教育,是传承和弘扬红色家风的重要途径
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元化媒体平台,开设红色家风专题栏目。同时,将红色家风教育纳入党员培训体系,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组织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其二,完善红色家风传承制度,是推动红色家风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
应建立健全红色家风传承的相关制度,探索将红色家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同时,鼓励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制定家规家训,将红色家风的要求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习仲勋同志教育子女“不管当多大官,都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这样的家规家训为全党树立了典范。
此外,还应建立红色家风表彰奖励机制,对在传承和践行红色家风方面表现突出的家庭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江苏省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典型示范,激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到红色家风的传承中来,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示范效应。
其三,发挥党员干部榜样作用,是引领红色家风化风成俗的关键环节
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践行红色家风,不仅在家庭中做到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要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勇于担当、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展现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优良作风。
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党员干部能够为家人和身边人树立鲜活的榜样,以点带面,激励更多人自觉传承红色家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此外,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可以探索将家风建设情况纳入考察范畴,以此引导党员干部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以良好的家风涵养优良的党风,促进社会风气的向上向善。
百年红色家风与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深度融合,既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选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唯有将红色家风的精神密码转化为制度优势与实践动能,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红色家风在千家万户发扬光大,必将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注入不竭动力,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巍巨轮破浪前行。
(作者单位系中共青阳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