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唯一!闵行连续三年获评示范

版次:A01  2025年07月01日

近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闵行区成为上海市唯一一个连续三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称号的区。

闵行区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执行”的原则,通过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与创新发展实践,构建了一套“多层次、高效率、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区内各类企业和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财政杠杆发力,企业迎春绽放

三年来,闵行区安排了近1.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区内普惠金融发展。这笔资金如同春日暖阳,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让企业迎来发展的春天,如迎春花般芬芳吐蕊,在市场中绽放活力。

助力外贸企业,海棠繁花满树

面对近期外贸企业受关税风波冲击的情况,闵行区迅速行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完善政银联盟机制,做好政策衔接与精准落地,构建全方位风险防御机制,并鼓励银行开展无还本续贷,让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有效缓解了资金周转和经营成本上升压力。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如海棠盛开,满树繁花。

赋能农业发展,木棉茁壮成长

作为农业大区,闵行区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和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定期组织现场推进会,促进金融机构与农业企业面对面交流,为农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在普惠金融助力下,农业企业像木棉花一样快速成长,连年丰收,夯实了农业发展根基。

担保贷款增效,玉兰擎起名片

闵行区政策性担保贷款规模增长显著,从2016年的6.4亿元到2024年的124.5亿元,8年增幅近20倍。尤其关注“首贷企业”,打通金融服务“最先一公里”。截至2024年底,全区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贷款在保超2600笔,获贷企业超1800家,在保余额超124.5亿元。政策性担保贷款如同上海的市花玉兰花,成为闵行区普惠金融的一张亮丽名片。

协同机制显效,杜鹃簇拥暖阳

闵行区积极推动普惠金融顾问制度、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等,深入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点。每周组织专题推进会,跨前服务,鼓励银行积极放贷。通过搭建普惠金融“科技层、协同层、创新层、拓展层”,实现“帮扶一个点、激活一条链、辐射一个面”,如杜鹃花般互相簇拥,让小微企业在温暖的金融环境中蓬勃发展。

科创金融赋能,牡丹绽放华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底考察上海时强调,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闵行区依托南部大零号湾和北部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平台的优势,精准支持前沿领域,形成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科创企业“三个集聚”,构建全生命体系金融服务链条。普惠金融政策如春雨润花,让闵行区科技金融生态如牡丹盛放,铸就产业发展春天。

发展银发经济,长寿花绽幸福

闵行区拥有上海市唯一的养老科技产业园,正全力打造全国影响力的养老硬科技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养老批次贷”政策落地,加快组建养老基金,赋能养老科技企业发展。让老年人享受科技力量,如长寿花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金融联动发展,紫藤默默陪伴

作为首批“股权投资集聚区”,闵行区政府基金规模近百亿。近期规划基金矩阵,将设立多种基金,扩大金融朋友圈,专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各种金融工具如紫藤花般安静绽放,默默陪伴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为企业成长提供持续动力。

融资中心升级,郁金香展新姿

闵行区是首批挂牌融资服务中心的区之一,且是全市唯一挂牌两个融资服务中心的区。今年,将“金融^+”巴士开进园区,开展同业协作“双轨运作”模式,新增8个园区融资服务中心。通过定期走访企业、邀请专家座谈等,为企业设计贷款方案,融资服务中心如郁金香般多点开花,展现新局。

创新贷款政策,向日葵逐光行

闵行区是全市唯一连续四年发布“高质量发展贷款”的区。今年将项目提质扩容至500亿元,将流动贷款授信规模从200亿元扩展至300亿元,贷款利率为LPR至少下浮30BP,将6个月的利息补贴期限延长至1年。新增200亿元固定资产贷款支持额度,利率为LPR下浮30BP至50BP不等,聚焦智能工厂、新基建、绿色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等重点领域,让企业“融得到、用得起”。截至目前,已为众多企业提供大量授信,企业如向日葵般,在政策阳光雨露滋养下,向阳而生,向心而行。

未来,闵行区将持续发挥“普惠金融示范区”的引领作用,以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发展绿洲”,不断拓宽普惠金融服务“广度”,提高养老金融服务“热度”,挖掘数字金融服务“深度”,加大绿色金融服务“力度”,提升科创金融服务“精度”,助力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据6月25日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