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常 波 王诗尧
日前,“百园万企”数字化转型江淮行——淮南站活动在淮南高新区举行。活动中,淮南高新区获授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并揭牌成立“高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园区数字化转型再添新动能。
近年来,淮南高新区通过加快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建设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数字化诊断等工作,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生态体系。2023年7月,淮南高新区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
淮南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成立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双轮驱动模式,联合中国电信、科大讯飞等企业组织数字化培训,邀请辖区企业赴浙江金华、马鞍山博望区等地考察学习,引入专业服务商开展专题培训,解读政策及数字化理念,解决企业数字化转什么、怎么转的问题。2024年以来累计举办政策宣讲、案例分享等活动13场,覆盖企业负责人超400人次。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淮南高新区利用省级专项资金建成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行业大脑”分析系统、产业链图谱、招商推介等核心功能,与省羚羊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并提供经济运行分析、项目管理、政策兑现、企业数字化诊断等服务。目前,平台接入企业280家,实时监测生产设备超1508台(套)。支持园区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万泰电子入选《2024年安徽省工业互联网优质服务商(第一批)名单》;中科星蓝“工业互联网使能平台”顺利通过工信部 ICP备案及网安备案。
淮南高新区坚持“诊断+改造”双轨模式,积极开展数字化诊断,为企业“把脉问诊”,“一企一策”开出数字化“良方”。成功认定省级数字化转型服务商5家,对本地企业进行一对一数字化诊断,引导企业在省级工业互联网进行数字化测评。为38家规上企业提供“全面体检”,出具定制化诊断报告,其中16家企业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淮南高新区专项资金助力,完成产线智能化改造;面向中小微企业发放含ERP/MES系统的数字软件服务包198套。
为了激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淮南高新区通过省级专项奖补撬动企业加大软硬件投入,积极培育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加强典型示范引领,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和项目“看样学样”学习交流活动,由样板企业树立标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学互鉴,做好成效复制推广,引导更多企业加入数字化转型的行列中来。目前,该区已培育出国家级5G工厂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4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埃夫利舍数字化转型案例获评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其中,芯视佳、埃夫利舍、万泰电子作为样板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埃夫利舍年度成本费用总额降低12%,年度产值提高一倍,人工成本降低80%。万泰电子数字化工厂的实施,实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0%;原材料库存堆积减少25%等。
“通过学习交流活动,大大增加了企业转型意愿,助力技改投资快速增长,2024年全年增幅为56.15%。”淮南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淮南高新区将通过进一步强化宣传培训、选树示范企业、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完善服务支撑体系等务实举措,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建设走深走实,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