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周 岚

版次:A03  2025年06月06日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关键一环。在数字乡村建设的浪潮中,农民作为乡村发展的主体,其数字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数字乡村建设的成效。因此,加强农民群众的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其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成为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采取多元化教学策略,强化实战应用能力

数字技能培训是数字乡村建设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为了确保数字技能培训效果,我们需要采取多元化教学策略,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强调实战应用能力的培养。

1、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在线上,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应用平台,打造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涵盖基础知识普及、进阶技能培训、实操案例分析等内容。农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学习,灵活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在线下,我们可以组织培训班、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数字技术专家、乡村发展带头人等进行现场指导和经验分享。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农民群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字技术的内涵和应用,提升实战应用能力。

2、个性化教学方案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农民,我们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于初次接触数字技术的农民群众,可从简单的基础知识入手,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逐步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字操作技能。对于已具备一定数字技能的农民群众,可提供进阶培训,帮助其掌握更高级的数字技术应用和管理能力,如数据分析、电商运营等。通过个性化教学,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学习需求,激发其学习热情。

3、强化实战应用

数字技能培训应注重实战应用能力培养,可通过实战演练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农民群众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可以组织农民群众参与电商平台的运营实践,使其在实战演练中掌握电商运营的流程和技巧。或者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农民群众了解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乡村旅游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广泛覆盖培训对象,科学规划课程设置

在培训对象上,需要广泛覆盖涉农乡镇分管负责同志、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以及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培训,提升这些人员的数字乡村建设能力和水平,进而带动整个乡村地区的数字技能提升。

1、核心力量培训

涉农乡镇分管负责同志、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领导者和推动者。通过数字技能培训,他们可以掌握数字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了解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和规划,提高自身数字乡村建设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同时,他们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实施。

2、农民群众培训

广大农民群众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通过培训,帮助其掌握基本的数字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提高数字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可引导农民群众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例如引导农民群众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通过智能设备监测农田环境等,实现技能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将数字技术应用纳入农民培训的“必修课”,确保农民群众能够掌握必要的数字技术知识。要根据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与农业生产、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相关的数字技能培训课程,例如:开设电商营销课程,讲解电商平台的运营规则和营销策略;开设智能农业课程,介绍智能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通过加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更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学习需求,提高其数字技能水平。

三、注重课程实效性,提升更好培训效果

数字技能培训的实效性是衡量培训质量的重要标准。为确保培训效果,需要注重案例分析、实战演练与培训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

1、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让农民群众了解数字技术在乡村发展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成功经验。这些案例既可以是本地乡村发展的成功案例,也可以是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通过案例分析,让农民群众更直观地了解数字技术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动力。

2、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是数字技能培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战演练,农民群众可以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组织农民群众参与电商平台的运营实践或智能设备的操作演练等活动,使其更深入地了解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技巧,提升实战应用能力。

3、培训效果评估

为确保数字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评估内容可包括农民群众的学习态度、技能掌握程度、实际应用效果等各个方面。通过定期评估和总结,可以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和优化。同时,可将评估结果作为后续培训的依据和参考,从而确保数字技能培训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提升农民数字化技能是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多元化教学策略、广泛覆盖的培训对象、科学的课程设置及注重实效性的培训环节,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战机会,充分激发学习热情,帮助其逐步掌握必要的数字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