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村集体经济“新引擎”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版次:02  2025年05月22日

本报讯 近年来,大通区上窑镇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建引领、人才培养、路径创新”,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小、链条短、特色弱的发展“瓶颈”,跑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

筑牢“支撑点”,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向心力。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委主导、支部落实的工作机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动态调度推进,定期召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度会,做到“一季度一调度”,指导各村制定阶段目标、年度计划,推动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2024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761万元,收益超372万元。狠抓责任落实,将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基层党建年度考核、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跟踪问效。树立“谁发展、谁受益”的鲜明导向,统筹全镇集体经济收入收益情况,探索科学可行的经营收益分配办法,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奖励激励政策相挂钩,激发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抓住“关键点”,注重人才培育,打造发展生力军。精准选才筑基,引导本土大学生参加后备干部招考,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选优配强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选派年轻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持续优化村干部队伍建设,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航。多维育才铸能,开展村干部赋能培训班,切实为“两委”干部“充电”赋能,不断提升村干部业务水平和带富能力。以“百个专家团队下基层”服务活动为契机,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授课、手把手教学。长效用才聚势,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大比武”活动,通过“擂台比武”谈经验、讲做法、晒业绩,以比促学、以比促干,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能力本领。

找准“突破点”,探索路径创新,开辟发展新模式。盘活资源资产,全面摸排辖区内闲置土地、旧厂房等资产资源,鼓励各村大胆实践,通过流转、合作开发等方式盘活“沉睡”资源,助力村级集体经济腾飞。培育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策”充分挖掘“一村一品”,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有领导、有思路、有亮点。依托上窑镇自然优势,持续擦亮马庙村西红柿、红光村秋月梨、张郢村双孢菇等特色农业品牌,助力村级产业稳步发展。用好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贴,2025年方楼村获中央扶持资金50万元,用于建设黄牛养殖基地,不断优化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构成;云南岗村将50万元中央扶持资金投入余巷村粮食烘干仓储配套项目(二期),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通讯员 詹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