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治疗的相关医学知识科普

邾 磊

版次:A03  2025年05月14日

胃癌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但是,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经常会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是否需要手术?选择哪种手术方式?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如何?本文将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胃癌治疗为什么优选手术

在患者确诊胃癌之后,患者及其家属面临的重大选择就是是否采取手术治疗。胃癌的治疗方法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手术治疗作为胃癌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特别是对于早期胃癌患者而言,手术切除肿瘤是治愈胃癌的关键手段。手术治疗的目的就是将肿瘤组织彻底清除,并尽量保留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将肿瘤直接切除,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寿命,但手术治疗所造成的创口比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且对于胃癌晚期患者来说,因为肿瘤已经扩散,手术治疗很有可能达不到理想效果。当然,胃癌患者是否需要手术应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的分期、位置、病理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意愿等,由多学科团队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以制定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胃癌就必须做手术,而是要权衡各种因素,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策略。

二、胃癌手术治疗方式如何选择

胃癌手术治疗常见的方式为传统开腹手术、内窥镜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三种,患者需要结合医生的建议以及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

1.传统开腹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是胃癌手术治疗中的经典手术方式,也被简称为“开大刀”。多数胃癌患者都可以选择传统开腹手术,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发展程度制定手术方案。通常,若患者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是肿瘤周围淋巴结出现融合,都可以选择传统开腹手术。同时,如果患者肿瘤已经对周围的器官造成侵袭,则需要将胃部肿块以及周围器官进行摘除,此时建议选用传统开腹手术。传统开腹手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医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患者肿瘤部位以及周围的情况,但会对患者腹部造成较大的创口,增加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也会延长患者创口的恢复时间。

2.内窥镜手术

内窥镜手术是指利用内窥镜开展的胃癌手术,医生需要在患者腹部开微小切口,将内窥镜插入患者腹部,利用内窥镜对患者肿瘤部位进行观察,精准切除患者肿瘤以及周围组织。该手术方式能够在切除患者肿瘤的同时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得到保留,避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额外损伤。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内窥镜手术所造成的创口比较小,患者出血量较少且恢复速度比较快,术中的疼痛感也较为轻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胃癌患者都能够选用内窥镜手术方式,只有细胞分化较好或切肿块直径小于20毫米,或是属于凹陷性肿瘤,或是不存在溃疡或黏膜内癌的患者,才能够选用内窥镜手术治疗。

3.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指医生在腹腔镜下对患者的肿瘤部位进行观察,并将患者肿瘤切除的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在患者腹部切小口,将腹腔镜插入到患者腹腔内,对腹腔内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完成肿瘤切除手术操作。因腹腔镜手术无需造成较大损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比较少,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是,腹腔镜手术对医生的操作技巧以及手术经验具有较高的要求,还需要先进设备的支持,才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三、胃癌患者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为优化治疗效果,在手术治疗后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对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在加速患者康复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1.饮食方面:胃癌患者在术后应当以流食为主,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以免对患者胃肠道产生刺激,影响创口的愈合。同时,患者每日应当摄入均衡的营养,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用药方面:患者在手术后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镇痛药物、消炎药物等缓解疼痛、预防感染,并观察患者在用药期间是否出现副作用,若患者出现严重副作用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停止服用药物。

3.预防并发症:胃癌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发生反流性胃炎、乳糖不耐受、营养吸收障碍等并发症,若在康复期间发现患者出现此类情况,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4.定期复查:胃癌患者在手术后应当在医生的建议下定期复查,以便于医生掌握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和身体状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或是更换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

以上内容主要对胃癌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原因、可选择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术后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胃癌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治疗有更深入的了解。手术治疗常常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对于适合手术的患者,手术治疗通常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患者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权衡各种治疗选择的利弊,共同作出合理的决策。

(作者单位系无为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