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其健康安全和生长发育事关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而在细菌感染、不当喂养、药物毒副作用、压力焦虑等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儿科消化疾病,不但会给儿童带来明显的痛苦不适,还会给其埋下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因此,科学认知儿科消化疾病,并掌握正确的预防应对措施,对降低儿科疾病的风险性和危险性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儿科消化疾病的常见种类症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儿科消化疾病的常见种类症状
第一急性肠胃炎。多因细菌、病毒或寄生虫侵袭所致,可见恶心呕吐、腹泻、脱水、发热等症状;第二便秘。多因运动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和饮水量较少所致,可见粪便干硬、腹胀感、排便困难等症状;第三乳糖不耐症。多因缺乏乳糖酶,牛奶和乳制品无法有效分解所致,可见嗳气增多、腹部不适、使用含乳糖食物后腹泻等症状;第四胃食管反流病。多因下食道括约肌松弛所致,可见吞咽疼痛、经常性呕吐、反酸、烧心等症状;第五功能性腹痛。多因心理压力、饮食不洁和肠道敏感度提升所致,可见脐部周缘疼痛且位置不固定、原因不明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等症状。
2儿科消化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2.1体重和身高增长受限
儿科消化疾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造成儿童营养缺乏、代谢紊乱,致使其骨组织无法正常生长和矿化,骨骼健康受损。儿童骨骼健康的受损,除了会影响骨骼发育,限制身高增长外,还可能会造成脊柱侧弯、腿部弯曲等骨骼畸形,不利于儿童良好身姿的长成和运动能力的获得。同时,疾病在损伤儿童消化系统功能的同时,还会降低其食欲,如此一来,儿童每日的能量存储无法很好地满足其能量消耗需求,以致体重下降。另外,儿童体重偏低还会导致其抵抗力的减弱,对细菌、病毒等病原菌的侵袭难以有效防御抵抗,使得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2.2性成熟延迟
儿科消化疾病在治疗不当、病情恶化的情况下,可能发展成全身性感染或脓毒症,会对垂体前叶功能造成损伤破坏,表现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障碍,生殖激素分泌受阻、表达下调,使得性成熟过程无法顺利推进。性成熟的延迟不仅会造成体毛增多、月经初潮等青春期特征的推迟,还会影响降低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2.3智力发育受限
全身性感染、脓毒症等儿科消化疾病并发症和发热、缺氧等症状会造成神经细胞的受损、大脑发育的障碍,以致儿童智力水平低下。婴幼儿阶段是个体大脑发育、智力提升的黄金时期,任何可能损伤大脑细胞组织的因素都会给儿童未来的智力发育提升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再者,智力受损还会导致其他生长发育问题的出现,如认知缺陷:记忆力差,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等;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阅读困难等。
3儿科消化疾病防范措施
3.1注重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干净整洁、合理饮食饮水是防范儿科消化疾病的重要保障,对于儿童来说,饮食的不合理不健康是其发生消化疾病的主要诱因。因此,家长应注意儿童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勤洗澡、勤换衣、勤洗手,避免附着于衣物或皮肤上的病菌进入体内;如食用瓜果蔬菜时,需使用盐、苏打粉等,配合流动水将其清洁干净,以防残留于瓜果蔬菜表面的病菌、农药等有害物质经口入体。
3.2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方面需做到不挑食、均衡饮食,依据儿童生长发育状态合理搭配每日膳食,保障蛋白质、糖、维生素、铁等营养元素的充分均衡摄入。睡眠方面需做到睡眠充足、规律作息,根据儿童年龄和季节分布调整睡眠计划,如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保障14-17h的睡眠时间,3-5岁的学龄期儿童应保障10-13h的睡眠时间,秋冬季来临时,气温降低,可酌情增加睡眠时间,以增强儿童免疫力,方便其更好地应对季节变化带来的挑战。运动方面需做到适度运动、避免劳累,运动是个体强身健体、强健体魄的“良药”,儿童在跑步、打球、游泳等运动项目中不仅可以享受运动产生的愉悦欢乐,还可以有效加速血液回流、提高肢体灵活性和肌肉强度,对免疫功能的增强十分有益。
3.3积极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目前常用的疾病预防手段,于恰当的年龄段带领儿童接种疫苗可以为儿童的茁壮成长构筑坚实的科学防线。如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因感染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肠胃炎;接种霍乱疫苗,可以显著规避因霍乱弧菌所致的急性腹泻病,特别是在爆发时期或流行地区。
4总结
综上所述,儿科消化疾病的发生会对儿童身高、体重、性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故可以从个人卫生、生活方式和疫苗接种三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有效的方法应对,以减少疾病的出现、减轻疾病的伤害破坏。 (作者单位系太湖县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