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检查全解析:早筛查,早安心

石淑勤

版次:A02  2025年05月14日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胃癌、结直肠癌等恶性疾病也成为威胁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但是,恶性疾病在早期症状不明显,待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就医时多已经发展至中晚期阶段,治疗难度极大提升。因此,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成为预防和控制消化道疾病的关键手段。胃肠镜检查被认为是胃肠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能够对患者消化道内部的情况予以直接观察,其中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更是因其直观、精准、安全的优势而成为检查的首选。本文将着重介绍无痛胃肠镜的相关知识、检查流程以及适用人群,帮助民众科学认识无痛胃肠镜检查,守护肠胃健康。

1.正确认识无痛胃肠镜检查

无痛胃肠镜检查是指在麻醉状态下对患者进行的胃镜和肠镜检查,医生通过将一根柔软、细长的内窥镜从患者口腔(胃镜)或肛门(肠镜)置入体内,实时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整个大肠的情况,检出疾病。无痛胃肠镜不仅可以发现常见的胃炎、胃溃疡、肠息肉等问题,还能早期发现胃癌、结直肠癌等严重疾病,另外还能够进行活检取样、息肉切除等微创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消化道疾病筛查方式之一。与传统胃肠镜检查和相比,无痛胃肠镜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了静脉麻醉,让受检者在整个过程中处于浅睡眠状态,不适感极大降低。

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主要目标群体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消化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出现胃黏膜变薄、蠕动减慢,故而发生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疾病的概率更高,且此类人群也是胃癌、结直肠癌的高发人群。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中有60%以上为5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也在60岁左右,因此中老年人成为无痛胃肠镜筛查的重点对象。除此之外,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史、长期胃部不适以及大便带血、长时间吸烟饮酒的人群也是胃肠镜检查的目标群体。

2.无痛胃肠镜检查流程

2.1 检查前准备

首先需要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预约,选择具备消化内科资质、设备齐全、经验丰富的医院或体检中心,经咨询可以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后方可预约;预约完成后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检查前的准备,胃镜受检者在检查前1d可正常进食,检查前6小时开始禁食,检查前2小时可少量饮水但是饮水量不可超过200mL;肠镜受检者受检前1d需要开始流质饮食,检查前1晚或者检查当日一早需要按医嘱服用泻药,大量饮水,确保肠道清洁。但是需要注意,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需要提前告知医生健康情况,且检查当天请勿佩戴隐形眼镜、首饰等物品。

2.2 医院检查流程

受检者最好穿着适合检查的宽松舒适衣物,部分医院会提供专用检查服,至医院后可以更换;护士会引导受检者完成身份核对、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流程,并进行简单的术前评估;麻醉师按照受检者体重和健康情况予以适量镇静剂干预,受检者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浅睡眠状态,过程中专业麻醉团队全程监护,确保受检者安全;对于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操作者从口腔插入内窥镜,经过食管进入胃部仔细观察各部位黏膜情况;对于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操作者从肛门插入内窥镜,沿直肠、结肠缓慢推进至盲肠并仔细观察肠道内部情况。一般情况下检查时间会持续15-30 min,检查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所见图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活检、息肉切除等进一步处理。

2.3 检查后护理

在检查结束后受检者会被送入恢复室进行30min左右的观察,医护人员监测呼吸、血压、意识状态等情况,确认无异常后受检者方可离开。医护人员会提前告知患者检查后2h避免进食,2h后可先饮用温水或米汤等流质物,待不适感完全消失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是需要避免过烫、辛辣、油腻食物摄入,以防刺激肠胃。在报告出来后,对于存在息肉、炎症、溃疡等异常情况的患者医院一般会安排复诊或者后续治疗,受检者应积极配合。

总而言之,无痛胃肠镜检查是现代胃肠消化道疾病检查的重要工具,对于检测疾病类型、预防癌症的发生和进展极为关键。且这一检测方法安全高效,受检者不适感较轻,建议民众定期进行检查,对于中老年人、存在家族史或慢性胃病的人群更是应该将其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切不可因为害怕一时的检查而不去面对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只有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才能真正守护胃肠健康。

(作者单位系濉溪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