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作风护航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李 蓓

版次:03  2025年05月14日

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既是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经营环境的重要举措。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必须始终以高度政治自觉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中强化纪律保障,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一、提高政治站位,一以贯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刀”,是作风建设的一张“金色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直击作风弊端,重惩腐败行为,为重塑党风政风、凝聚党心民心立下汗马功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仅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举措,也是严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的根本准绳,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肩负保障民生需求、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职责,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政治责任,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抓教育、强监督、严问责,作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少数党员干部仍存在一定的老好人思想;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偶有发生;特殊资源领域存在潜在风险;商品采购、招商合作等关键环节廉洁风险防控仍需加强。对此,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地生根。

二、聚焦重点领域,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

发挥纪检监察监督保障作用,紧扣企业战略目标、年度工作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将监督执纪贯穿于中心工作推进的全过程,以严明的纪律、精准的问责和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破除执行梗阻、激发担当作为、引导攻坚克难。

一是完善全周期监督闭环管理,压紧压实监督职责。围绕企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建立政治监督台账和工作提示,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和预期成效。对重大项目招投标、改革攻坚重难点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督查,动态监测进度偏差和督促合规管理。对已完成的重大任务开展“回头看”,重点核查是否存在虚假落实、纸面整改等问题,将监督结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

二是聚焦“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实施日常靶向监督。紧盯“一把手”和班子成员,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监督制度,通过民主生活会督导、个人事项抽查等方式,防范权力寻租问题。开展业务招待费、公务用车制度执行情况自查自纠。通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假日廉洁风险易发高发时段,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严查利益输送等行为。

三是深化作风建设,促进担当作为。针对企业上热中温下冷的作风状态和少数干部思想滑坡的情况,加强警示教育提醒,及时开展第一种形态警示谈话、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照企业《加强作风建设问责办法》,适时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专项监督,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选择性执行等影响企业发展的行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

四是推动监督融入公司治理,强化专项监督。结合企业党委学习教育实施方案,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专项监督:针对资源富集、资金密集、权力集中的商贸流通领域开展特殊资源经营专项监督;对重点业务板块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专项监督;督促相关业态针对供应链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和廉洁从业方面的专项监督。

五是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设立线上平台等方式,鼓励广大员工对两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违纪违规行为和经营管理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等问题进行检举控告,形成监督合力,一旦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必将严查快处、顶格处置。

三、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完善激励机制是激活人才队伍“一池春水”的关键举措。要推动构建“多维度、强关联、可持续”的激励体系,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能干事的人有回报、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切实释放组织活力。

一是深化薪酬与绩效考核改革,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优化薪酬与考核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二是强化专项奖励赋能,树立“创效者得实惠”导向。通过加大专项奖励基金力度,重点奖励在经营创效、管理创新、服务提质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及个人,让“真金白银”激励看得见、摸得着;推行项目利润制考核,激发全员盯利润、算效益的主动意识。三是构建职业发展双通道,打破职级束缚。打通管理+专业晋升双路径,强化培养+激励配套支撑,增强人才归属感与获得感。四是深化竞争上岗机制,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常态化。营造让年轻有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形成“上岗靠竞争、在岗有压力”的市场化竞争机制。

中央八项规定是共产党人永不过期的“政治护照”,是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守的准则。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更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新的起点,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更扎实的工作作风,以更严实的举措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