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胳膊就像被卡住”、“晚上疼得睡不着觉”……如果你的肩部也有这些病痛困扰,千万别简单当成肩周炎,这很可能是另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作祟——肩袖损伤,本文我们就来一起详细了解一下该病的相关医学知识。
一、肩袖的概念:人体肩膀的“黄金护卫队”
咱们的肩膀能灵活转动、轻松举东西,全靠肩袖这个“好兄弟”帮忙。想象一下,它们就像四只手臂,紧紧抱着肩关节这个“球”状体,既能固定住肩膀,又能帮我们完成各种动作。肩袖具体又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冈上肌:这是肩袖的“带头大哥”,专门负责把手臂往侧面抬。比如拿高处的东西,第一个发力的就是它,不过它也最容易受伤,就像家里干活最多的人,累久了容易出毛病。
冈下肌和小圆肌:这俩负责把手臂向外旋转,比如打羽毛球挥拍、或者拧毛巾时,它们就在偷偷使劲儿。
肩胛下肌:主要负责手臂向内旋转,比如反手摸后背、扣内衣扣子等动作都得靠它。
这四个“兄弟”配合得好,肩膀才能灵活又稳当。要是其中一个“掉链子”,整个肩膀就该“闹脾气”了。
二、肩袖受伤的三大常见“诱因”
1、自然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超过50岁后,人体肩袖部位就像用了几十年的橡皮筋,会慢慢失去弹性。
2、意外受伤:例如搬重物太猛、车祸撞击、摔跤后用手撑地等意外情况导致肩袖受伤。
3、运动损伤:总做重复动作会让肩袖“累坏了”,有些工作和运动看似平常,却最伤肩袖,比如长期举高干活、反复做投掷动作、游泳姿势不对等。
三、警惕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肩袖受伤后,身体会用疼痛“喊救命”,出现以下这三个典型症状千万别忽视。
1、晚上疼得睡不着:侧着睡压到肩膀,疼痛像触电一样,翻来覆去都找不到舒服姿势。
2、抬胳膊有“卡点”感:想把胳膊往侧面抬,到60—120度这个范围时,突然疼得像被针扎。
3、做简单动作都费劲:梳头时胳膊举不高,穿外套时袖子伸不进去,甚至想摸后背挠痒痒都做不到,感觉肩膀完全不听使唤。
四、肩袖损伤后的治疗方法
如果肩袖损伤不严重,可以先试试下面这些办法:一是用吊带挂着胳膊,减少活动,好好休息;二是冰敷止痛消肿,用冰袋包上毛巾,每次敷15分钟,隔2小时敷一次;三是吃止疼消炎药,遵医嘱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四是慢慢活动肩膀,在医生指导下,做些简单的抬手、转圈动作,防止肩膀僵硬,但千万别自己瞎练。
如果肩袖损伤严重,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就必须要做手术治疗了。一是肩袖完全断裂,二是保守治疗半年没效果,三是肩袖发生急性受伤。
五、日常预防肩袖损伤的小妙招
首先,运动时应当这样保护肩膀:一是游泳前充分热身,前后、左右摆动手臂,活动开肩膀再下水;二是打网球注意姿势,发球时手肘稍微弯一点,别把胳膊绷得太直,减轻肩膀压力;三是健身别贪重,练力量时,宁愿用轻点的重量多练几组,也别一开始就举太重。
其次,日常生活中这些细节要注意:一是上班族定时活动,对着电脑每半小时就耸耸肩、转转脖子,或者把双手往后背扣一扣,放松肩膀;二是睡觉姿势有讲究,肩膀疼的人,在受伤那侧的腋下垫个小枕头,减轻肩膀压力;三是背重物时别用单肩背,用双肩包或者小推车,不让一边肩膀长期负重。
最后,吃对东西也十分重要:一是多吃含维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猕猴桃这些水果,还有青椒、西兰花等蔬菜,能促进肩袖修复;二是每周吃顿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里的ω-3脂肪酸能消炎,对肩袖健康有好处;三是控制血糖,糖吃多了会加速肩袖老化,平时少吃甜食,有糖尿病的人更要控制血糖。
六、肩袖康复千万别踩这些“坑”
1、疼痛消失了不代表痊愈:很多人肩膀不疼了就不管了,其实还得坚持练3个月肌肉,才能彻底恢复。就像骨折拆了石膏,还得锻炼才能正常走路。
2、不能一直躺着不动:肩膀受伤后确实要休息,但长期卧床超过3周,肩膀会僵硬得像生锈的门轴,以后活动更困难。
3、别随便找人按摩:刚受伤时,用力按摩可能把小伤口揉成大裂口,一定要先让医生判断能不能按摩。
4、别自己瞎锻炼:动作做错了,不仅白练,还可能让肩袖伤得更严重,最好跟着康复师学会正确的锻炼方法。
最后提醒大家:有些人天生肩袖修复能力差,这往往和基因有关。如果肩部反复受伤,建议去查查基因,只要科学治疗、耐心康复,绝大部分的肩袖损伤患者都能逐渐恢复健康。
(作者单位系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