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对抗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天然武器

孟 影

版次:A04  2025年05月09日

在人体健康防御体系里,维生素D作用关键,堪称对抗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神奇武器”。当前,越来越多研究聚焦维生素D,揭示其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一、维生素D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多面手

维生素D属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角色多样。可从食物摄取,像富含脂肪的鱼类、奶制品、蛋类等,皮肤经阳光紫外线照射也能合成。它进入人体,需经肝脏和肾脏代谢转化,成为有生物活性的形式,参与众多生理活动,既能调节钙、磷代谢,保障骨骼正常生长发育,也在免疫系统调节、细胞增殖与分化中发挥作用。

二、维生素D与糖尿病暗藏联系

糖尿病是全球性健康难题,影响众多人口。近年大量研究显示,维生素D和糖尿病关联密切。从生理机制看,胰岛细胞表面广泛分布着维生素D受体,维生素D与之结合,能调节胰岛素分泌。体内维生素D缺乏时,胰岛素分泌受抑制,血糖调节易失常。同时,维生素D参与调节胰岛素抵抗,它能通过复杂信号通路,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维持血糖稳定。多项临床研究为此提供证据,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研究也表明,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风险。

三、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的“守护者”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会使骨脆性增加,易引发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中不可或缺。钙是骨骼主要成分,维生素D对钙吸收意义重大,能促进肠道吸收钙,提升血钙水平,为骨骼生长修复提供原料。它还参与调节骨细胞功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维持骨骼代谢平衡。

血清250HD水平检测已被公认为反映维生素D状态的最合理指标。目前国际、国内多数机构和专家认为:血清250HD<20μg/L(50nmol/L)为维生素D缺乏,20~30μg/L(50~75nmol/L)为维生素D不足,>30μg/L(75nmol/L)为维生素D充足,<10μg/L(25nmol/L)为严重缺乏。当体内维生素D处于缺乏或不足状态时,肠道对钙吸收减少,骨代谢紊乱,骨量逐渐丢失,骨质变疏松,骨折风险升高。对老年人、绝经后女性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补充维生素D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合理补充维生素D并配合适量钙剂,可显著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

四、如何补充维生素D

阳光照射:这是人体获取维生素D最自然、经济的方式。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中紫外线B(UVB)照射,转化为维生素D3。建议每天在阳光柔和时段,如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15-30分钟户外活动,让面部、手臂等部位暴露在阳光下。注意避免阳光强烈时暴晒,防止晒伤皮肤。

食物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较少,但可通过合理饮食补充。三文鱼、金枪鱼等深海鱼类,以及动物肝脏、蛋黄、强化奶制品等都是良好来源,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

营养补充剂:若无法从阳光照射和食物中获取足够维生素D,可考虑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常见的有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剂量补充。补充维生素D时,可依据上述血清250HD水平的标准,定期检测体内维生素D水平,判断补充效果,及时调整补充方案,确保补充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五、补充维生素D的注意事项

维生素D虽有益健康,但过量补充可能带来不良影响,比如导致高钙血症,引发恶心、呕吐、多尿、肾功能损害等症状。因此补充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遵循医嘱:不同人群对维生素D需求量有差异,儿童、孕妇、老年人及特定疾病患者,应依个人情况,在医生指导下确定补充剂量。

监测水平:可通过检测血液中25-羟维生素D水平,了解体内维生素D储备情况,及时调整补充方案。

联合补充:补充维生素D时,要注意与其他营养素协同作用。例如钙与维生素D联合补充,能更好地维护骨骼健康。

维生素D作为对抗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天然武器,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合理阳光照射、均衡饮食及必要的营养补充剂摄入,我们能充分发挥维生素D的作用,筑牢健康防线,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与骨质疏松,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系淮南朝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