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早期识别与预防

吴玲玲

版次:A04  2025年05月08日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颈椎问题的人越来越多。长时间伏案工作、缺少运动、坐姿不当等因素,让许多人的颈椎不堪重负。颈椎病会引发颈部疼痛、肩背痛、颈部僵硬、手臂麻木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了解如何识别颈椎病的症状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现介绍颈椎病的概念,讲解其早期识别和预防措施,助力更多人维护颈椎健康。

1颈椎病的概念

颈椎病是指因为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是椎间盘突出,以致神经、血管受压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根据病变部位与受累组织的不同,该疾病可分为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颈椎病表现出的症状各异,其共同点为都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

2 颈椎病的早期识别

在发病早期,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以下七种症状:

2.1 腹胀便秘

颈椎中的神经既负责向上肢与头部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又包含具备控制内脏功能的自主神经纤维。当颈椎出现椎间盘突出、骨刺形成等病变时,可能会压迫或刺激颈椎区域的交感神经链,进而对腹部器官功能造成影响。尤其是对支配胃肠道的神经形成影响时,容易引发腹胀、便秘等症状。

2.2 肩膀疼痛

颈椎病可能造成上肢神经受压,出现肩膀疼痛、上肢沉重,甚至手指刺痛、手指麻木等症状。

2.3 头部症状

椎动脉负责为大脑部位提供血液,当颈椎出现病变时,椎动脉可能受到刺激、压迫,进而引发一系列头部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等。

2.4 视力障碍

颈椎病可能造成椎动脉受压或刺激,进而对大脑后下部及脑干区域的血液供应形成影响。作为负责向脑干、小脑以及部分大脑供血的一大关键血管,椎动脉若因颈椎病变受到压迫,流向这些区域的血流量会随之减少,从而引发视力模糊、复视、眼睛疲劳等症状。

2.5 脖子弹响

当颈椎失去足够的稳定性时,关节面之间容易出现异常移动,特别是在进行屈膝、旋转等动作时,可能听到弹响声。

2.6 经常落枕

部分颈椎病患者的颈椎不稳,颈部肌肉肌力不足,对床垫、枕头等睡眠环境要求十分高,容易出现落枕。

2.7 心动过速

有些颈椎病患者在转动颈部时会感到心跳加速,可能是因为颈椎区域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造成其功能异常。此外,部分颈椎病患者伴有慢性疼痛,身体长时间处于不适状态,这会触发身体的应激反应,释放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导致心脏负荷加大,引发心动过速症状。

3 颈椎病的预防措施

3.1 保持良好的坐姿与体位

日常看书、看手机时,适时更换体位,不要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看电脑、看电视等,尽量坐直,抬头挺胸,不可蜷缩一团。

3.2 适当运动

软骨组织的营养主要是通过压力的变化来进行营养交换的,若缺乏足够的活动,会导致营养物质难以有效到达软骨细胞,且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不能及时清除。长此以往,软骨将因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支持而逐渐退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适当进行体育运动,以保护颈椎健康。羽毛球、篮球等运动项目涉及到低头、抬头等动作,均可锻炼颈椎。

3.3 合理的枕头高度

枕头的高度应该适中,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颈椎的正常曲度维持。选择枕头高度时,应坚持“仰卧低,侧卧高”的原则,仰卧者的枕头高度约为一个拳头,侧卧者的枕头高度约为一个半拳头,且侧卧者的耳朵与肩膀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4 锻炼颈部肌肉

适当的颈部肌肉锻炼能够加强颈椎生物力学结构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从而有效地预防颈椎病。

3.5 防止外伤

在日常生活中应防止外伤,着重保护颈椎部位,以免颈部肌肉与韧带受损,影响颈椎的稳定性。

3.6 避免受寒

在日常生活中应及时增减衣物,主动对颈部进行调温,以免颈部因受寒而导致肌肉张力增高、失去弹性,加大受损风险。

3.7 戒烟戒酒

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干扰颈椎的营养供应;过量饮酒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不利于颈椎健康。

3.8 合理饮食

在日常生活中,应多食用牛奶、豆制品等食物,补充钙质,助力骨骼健康。同时,可通过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等方式促进钙质吸收。

4 结语

颈椎病的早期识别与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管理观念,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颈椎健康。

(作者单位系芜湖市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