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 早期识别与科学防治

杨 军

版次:A03  2025年05月07日

肺这个人体器官,每天都在不辞辛苦地干着苦力活,吸气、呼气来回循环,就好比一个不知疲惫的小马达。但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警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侵袭——此疾病以持续气流阻塞为主要特点,早期悄无声息地潜入,之后一点点折腾人体肺部,最终让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因此,学会早期识别这种疾病,掌握科学防治方法,才能一起守护肺部健康,让呼吸更畅快。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识别信号

持续咳嗽不停:咳嗽作为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可能为干咳或伴有少量黏液痰。若咳嗽持续时间过长,尤其是清晨及夜间加重,咳得床都要抖起来,就要警惕——这可能是慢阻肺的早期信号。这种咳嗽并非普通感冒咳嗽,而是顽固不化的状态,通常持续时间长,会不分昼夜地提醒你肺部可能出现了健康问题。

呼吸不给力:正常呼吸如风平浪静的湖面,轻松自然。但如果有一天,发现呼吸变得艰难,好比背着一座小山,肺里仿佛被塞了棉花,无法吸进足够空气,很可能是慢阻肺在警报——它让气道狭窄,空气进出不畅,呼吸自然费劲。

咳痰障碍:咳痰在生活中并非稀罕事,但若痰液变得又黏又稠、像鼻涕虫一样黏糊糊,且每天都有,就要小心——这可能不是简单的“痰多”,而是慢阻肺在作怪,它会悄无声息堵住气道,让你呼吸不畅,感觉喉咙里像塞了棉花团。

体力大不如前:若以前能轻松完成的活动,现在突然力不从心,感觉体力逐渐透支,这是因为慢阻肺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身体的发动机得不到足够燃料,自然“跑不动”,就像汽车缺油会熄火一样,人体也会因缺氧失去活力。

喘息现象: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出现胸闷、喘息等情况,尤其在夜间或活动后加重。若症状持续存在并伴随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这并非简单因年龄大引起,而是慢阻肺的警示:正常人群爬楼梯和散步感觉差不多,但慢阻肺患者上楼梯时好比背着一座大山,每一步都气喘吁吁。

二、科学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法

绝对戒烟:吸烟是慢阻肺主要的危险因素,若你还在吸烟,就是给肺部添堵。虽然国家可通过管控烟草销售、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等降低居民吸烟率,但对自身吸烟群体而言,戒烟刻不容缓。可将人体肺部比作过滤器,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就像垃圾,若源源不断填入,长此以往会导致肺部变成“垃圾场”。因此,戒烟是防治慢阻肺的第一要务。通过戒烟,肺部有机会自我修复、恢复正常功能,且炎症会逐渐减轻,呼吸顺畅度得以提升。

远离污染:空气污染、粉尘、化学气体等,对肺部而言是隐形杀手。试想,若肺部每天在雾霾天里工作,吸入的每一口空气都带杂质,肺部定会“抗议”。因此,需减少职业暴露、强化职业防护、改善工作环境以减少有害物质;日常生活中也应尽量避免去污染严重的地方,让肺部在干净环境中“工作”。

增强体质:肺部也需要锻炼,如同身体其他部位。通过增强体质,可提高肺部抵抗力,让其更有“战斗力”。例如坚持散步、呼吸操、慢跑等运动,不仅能增强机体心肺功能、改善呼吸顺畅度,还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让氧气更好地输送到身体各部位。所以,别再宅在家里,动起来,让肺部更有活力。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同定期检查汽车发动机,只有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及时处理,避免病情恶化。建议每年至少进行1次肺功能检查,若长期接触污染环境,需适当增加检查次数,让肺部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药物治疗:对于已确诊慢阻肺的患者,药物治疗必不可少,可通过修复受损气道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例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能帮助放松气道、缓解炎症,让呼吸更顺畅。但需注意,不能自行乱用药,需规律、持续使用,才能促进肺部修复。若病情变化,应及时与医生沟通,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别让肺部“带病工作”。

(作者单位系当涂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