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谢家集区了解到,为深入推进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谢家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难题,以数字化转型作为破局的关键一招,在李郢孜市场监督管理所辖区创新推行“一店一码”“一校一码”监管模式,通过二维码串联监管链、架起连心桥,实现了校园食品安全从“传统监管”向“智慧共治”的蝶变升级,用“码上服务”精度提升群众“舌尖上”满意度,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市场监管行风建设“谢家集样板”。
搭建智慧平台,织密全链条溯源“信息网”。依托区级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谢家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辖区食品经营主体定制专属“数字身份证”,将经营资质、日管控台账、周排查记录、月调度报告、日常检查结果等核心数据“一键上云”,形成“一码集成、全景展示”的阳光化公示平台。消费者及家长可通过扫码实时查看食品安全动态,让监管信息从“抽屉数据”转化为“可视化清单”,构建起“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共治格局,截至目前已累计扫码巡查451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0条,群众监督参与度提升60%。
试点破题先行,打磨精准化落地“操作链”。坚持“试点探路、典型引路”,该局在李郢孜市场监管所辖区划定“试验田”,选取餐饮单位重点场所率先试水二维码监管模式,通过“线上云课堂+线下手把手”双线赋能,帮助商户完善电子台账录入、问题整改反馈等流程,确保数据“有源可溯、有痕可查、有质可控”,形成“小切口突破、全链条贯通”的改革样板,为全域推广积累了可复制、可迭代的实战经验。
全域渗透覆盖,筑牢校园食安“防护墙”。以“一码通明”为抓手,谢家集区推动辖区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二维码监管全面启用,重点公示每日食品留样、餐具消杀记录、病媒生物防制等内容。市场监管部门依托系统“智慧大脑”实施动态监测,对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公示不完整等异常情况,系统自动“亮红灯”,并启动现场核查,实现从“人盯人管”到“数智智管”的监管模式转变,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多维考核问效,拧紧责任落实“压力阀”。谢家集区建立“数据赋能+信用监管”双轮驱动机制,将二维码信息更新率、问题整改率等核心指标嵌入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形成动态评分机制。对排名靠后的主体单位,综合运用行政约谈、限期整改、信用公示等“组合拳”,倒逼责任主体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治理”,让小小二维码成为了压实主体责任的“硬杠杆”,提升监管效能的“加速器”。
(本报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