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心中一杆秤 监督护耕有保证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通讯员 唐家林

版次:A01  2025年05月06日

“土地延包是指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后,继续延长承包期限,使农民可以继续利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政策。土地延包政策的实施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该法规定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近日,记者在凤台县关店乡采访时,恰遇到该乡纪委工作人员在常楼村现场向村民介绍相关法律法规。

据悉,该乡就土地延包确权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制定了措施,落实了责任,及时把土地确权相关文件、实施方案公布上墙。乡村政务公开栏张贴了大量的宣传细则,并组织乡村干部认真向群众进行解读,帮助群众了解相关知识,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意识和政策认知水平。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乡村两级进行及时调查疏导解难,让矛盾不升级不演化。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这与我们当前土地延包确权工作,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赵埔村及时贯彻执行落实好工作,圆满完成了农民土地亩数地块认定,给农民吃了定心丸。”村负责人赵祝林告诉记者。

“土地延包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保护农民的承包权益。土地延包可以保护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到期后仍能继续经营土地,避免因土地承包期限到期而失去经营权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土地延包可以鼓励农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还能增加农民收入,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农村稳定和和谐发展。”关店村党支部书记关立勤和村民面对面进行讲解沟通。这个村对土地延包确权工作非常细致,做到地块四邻清楚,承包亩数准确,经营户本人核对签字并按上指纹,确保工作准确无误。

“请你先看看你家土地确权登记表上面的地块和亩数对不对,如果没有出入,请你在登记表上面签名并按上你的指纹。”陈庙村工作人员正在给村民办理确权登记相关手续。“我们家有三块地,共4亩,都登记上了。村干部工作做得都很细,俺没有异议,愿意签字。”村民唐新卫开心地说。

为了提高土地经营户参与意识,该乡竹园村“两委”干部利用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和在外务工农民进行互动,宣传政策、解答疑问,督促村民积极履行和完善土地经营手续,保证全村334户村民不落一人,不落一户。与此同时,乡村两级派出专业人员对村组干部进行网签培训,实现网签操作,有效解决了外地务工人员和在外居住人员往返难题。

“把握政策方向,维护村民自治权利和利益,保证土地确权公平公正。各个村社区纪委廉情信息员配合乡村干部围绕土地延包确权重点工作,深入全乡6275户农户家里开展了大走访大摸排,调查了解群众的意见和态度,全力把工作做到高质量,无漏洞,用信任度满意度考验乡村干部工作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该乡纪委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