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琦
那是1976年2月1日,我参加工作的第37天。晚饭后,我从叠好的被子夹层中拿出这本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斜靠床沿,抖开被子搭在身上,小心翼翼地翻看起来……这一天恰是我17岁的生日。
窗外,冰天雪地,屋檐下挂着又粗又长的冰锥。凛冽的寒风从门板隙、玻璃缝中肆虐地挤进来……10个一同跨入单位的小伙伴住在一起,青春朝气,嬉戏打闹,精力超强,倒也增强了些许对寒冷的抵抗。
那一阵,我身心俱疲。时值淮南潘集煤田大开发热潮。来自全国各地的39处、42处、96处、97处、特凿处等隶属煤炭工业部的基建大军,奋战在这方热土上,日以继夜,开足马力。作为配套项目,抓紧修建、拓宽淮潘公路,成为急而重的任务。建井材料、机械设备都是通过这条公路运送。
我承担工程测量任务,每天起早贪黑,带着水准仪、塔尺、木桩、卷尺、大锤等,穿梭往来于公路两侧的农田,一天下来都走十几公里以上。寒冬长时间在野外工作,手上脚上长满了冻疮,热痒冷疼。尤其是早晨起床,勉强穿上鞋后,要先在地上由轻及重地走几步才行……我也知道,年轻人不应该怕吃苦。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没有吃苦耐劳和进取精神,人生的拼图上似乎缺失了一块,会不完整。
读书吧,要潜心、用心、专心去读。尤其认为是一本在自己人生之路上有益助力前行的好书。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保尔在战场上经历了许多苦难,包括受伤与病痛,恶劣的战争环境,繁重的工作压力,他都做到了不放弃,不抛弃,不言败。三个“不”,九个字,写出来仅需十几秒。做到,没有坚强的信仰支撑和强大的生命自信,是绝对行不通的。
你瞧,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感染伤寒;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身边炸响,保尔头部受了重伤,生命垂危。
你看,保尔在泥泞、风雪、冻土等恶劣天气里修铁路时,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攻击,还缺吃少穿、露天住宿;他的体力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还有,保尔在肃反工作中,紧张而繁重,没日没夜,严重摧残着他还没有完全康复的身体,多少次,他痛得失去了知觉……
仿佛就在身边,抑或发生在昨日。尽管经历了重重苦难,保尔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坚持战斗,为壮丽的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凝聚着一位革命者坚强、坚守、坚毅的铿锵心声,早已耳熟能详。近一个世纪以来,常听闻见诸各种演讲、征文中,更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因为有了信念、信仰、信心,保尔才深深地感悟到:“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用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
掩卷深思,青春的我们,追求远大而又敏感脆弱,在挫折与困境中,能够战胜自我,执欢笑与泪水交织之笔,书写成长中完美的人生篇章。与保尔·柯察金心灵对话,他一定会谆谆告诫:请珍惜每一个当下,因为,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历练。
毋庸置疑,一本好书,对一个人的引领、指向、激励作用,始终立于高光时段。我在煤炭系统企业服务43年,一路走来,精力旺盛,力争将工作做到条理清晰、颗粒饱满、完美极致。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每个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困难,砥砺前行,必须具有比钢铁还坚硬的斗志和积极乐观、争创一流的人生态度。因为,保尔告诉我们:“磨炼的人会更加坚强!”
记得那年办完退休手续走出单位大门时,我不时地回眸张望,满眼尽是不舍;渐渐,步履变得缓慢……突然间,我心中一热,一个新颖的念头冒出:退休,为何不能是第二个奋斗征程的开启?!
我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结尾句:“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