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享”机制赋能制造业企业发展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用好用实用足援企稳岗政策“红包”

版次:02  2025年04月30日

本报记者 鲁 松 本报通讯员 钮成亮

2024年以来,我市聚焦制造业企业发展,创新“三享”机制举措,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用好用实用足“稳、扩、提”援企稳岗政策“红包”,稳就业、惠企业、稳岗位、保民生效力持续凸显。

数据跑腿 助企稳岗“免申即享”

“现在人社部门惠企政策太给力了!企业无需申请,直接给我们发了一笔31.41万元稳岗返还资金,现在我们发展信心和动力更足了。”近日,淮南创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高兴地说。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模式和“零材料”经办服务,符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免除申报程序,公示合格后资金直接返还至企业银行账户,实现“部门多跑腿”“企业零跑腿”,让企业“早受益、早稳岗、早发展”。由网上申领再到无需申领,我市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得到企业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在审核环节,通过部门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等方式,准确获取企业参保数据、企业信用信息和银行账户等关键数据信息,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参保单位进行网上公示;在发放环节,加强与银行部门密切配合,通过“社银直连”方式,优化发放审批流程,实现稳岗资金“一键秒发”。

据统计,2024年以来,我市共为464家制造业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884.74万元,惠及企业职工3.01万余人。

后台筛选 惠企扩岗“直达快享”

“2024年以来我们招录了65名大学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帮助我们申请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6.5万元,企业将用好这笔资金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说。

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惠企扩岗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大学生等青年就业,我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毕业生数据为基础,通过“后台提取、数据比对、主动告知”的方式,对已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应届及离校2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或登记失业的16至24岁青年的用人企业,采取“主动服务”与“网上申请”相结合经办模式,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按1000元/人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2024年以来,我市为63家制造业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0.2万元,惠及大学生毕业生等青年群体200余人。

提速赋能 技能提升“即申即享”

“现在技能补贴申领太方便了,手机上填好信息,5分钟就能完成网上申请,我的药物制剂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000元补贴已经打到社保卡上了,既学了一技之长,又能领到补贴。”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告诉记者。

为激发职工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助力职工稳定就业岗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持续完善便民举措,开展失业保险“护航行动”“展翅行动”,按照初级1000元、中级1500元、高级2000元的标准发放技能提升补贴。符合条件的职工通过安徽省人社统一公共服务平台淮南市网上办事大厅进入“技能提升补贴”模块后,按信息系统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证书信息、社保卡银行账号等即可完成申请。申请不需提交任何纸质材料,经办人员通过后台系统自动审核相关信息,实时反馈办理结果,审核通过后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职工个人社保卡银行账户上。

2024年以来,我市共有129家制造业企业4450名职工享受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142.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