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提振消费,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袁 君

版次:03  2025年04月29日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备受瞩目。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彰显了消费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提振消费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民生改善的重要保障,还是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提振消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提出的各项政策举措,全力以赴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新征程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从宏观经济理论和长期发展实践来看,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构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出口面临着外部需求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而投资方面,边际效益递减趋势逐渐显现,继续依靠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空间日益受限。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其基础性作用愈发凸显,成为扩大内需、实现逆周期调节的重中之重和核心抓手。回顾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895亿元,同比增长3.5%,尽管消费市场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态势,但与2023年7.2%的增速相比有所放缓,且内需不足、消费潜力释放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这表明消费市场仍蕴含着巨大的挖掘潜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再造工程”,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消费环境等举措,力争到2025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万亿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后,消费升级将进入加速期。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达4亿人,其消费结构正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跃迁,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消费潜力亟待释放。通过提振消费来扩大内需,不仅能直接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带动消费相关行业的发展,还能通过需求端的牵引,促使生产、流通等环节紧密协同,激发相关产业的投资与创新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提振消费是民生改善的重要保障。消费与民生息息相关,它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微观层面看,当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资源和选择来满足自身及家庭在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生活品质,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正处于从传统的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和品质型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由于消费支付能力受限、公共服务保障不足和供给不优制约消费意愿提高等因素,居民的消费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2025年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发力,预计新增城镇就业1200万人。消费市场的繁荣直接带动就业结构优化,仅即时零售行业就创造1500万个灵活就业岗位,占新业态就业总量的35%。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成效显著,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医疗保险异地结算覆盖所有县域,这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效解除了居民消费后顾之忧。大力提振消费,通过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能够切实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让百姓有钱消费;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消费环境,能够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让百姓敢消费、愿消费,这不仅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提振消费是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消费需求的变化是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消费升级的加速,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功能、个性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消费电子领域,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产品等的需求增长,促使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在文旅消费方面,游客对个性化、沉浸式旅游体验的追求,带动了主题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演艺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文旅产业的融合与创新。2025年消费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变化:据测算,服务消费占比突破45%,智能家居渗透率超60%,绿色产品销售额年增25%以上。这种转变倒逼供给侧进行深度改革,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数字化进程。消费需求的变化正在重塑产业格局。健康消费热潮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12%,银发经济催生适老化改造产业规模达万亿级,这些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接续力量。提振消费能够激发市场活力,引导资源向新兴产业和创新领域流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提振消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而提振消费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国内大循环方面,消费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能够促进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畅通循环,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消费品进口博览会吸引150个国家参展,进口额突破600亿美元,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良性互动。自主品牌崛起态势明显,国货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至65%,在电子产品、美妆等领域形成国际竞争力。这种“本土创新——消费验证——全球输出”的发展模式,使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形成有机联动。通过扩大内需,提高国内市场的容量和活力,能够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降低企业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方面,消费市场的繁荣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优质的商品与服务,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同时,国内消费需求的升级也促使国内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快“走出去”步伐,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025年全国两会关于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提振消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举措,全力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