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开展硬件达标提升行动。推动淮南老年大学与淮南联合大学签订战略合作补充协议书,在淮南联合大学成教院挂牌“淮南老年大学联大校区”。寿县老年大学投入近80万元,用于完善办学场所,提升服务质量。潘集区、田家庵区等老年大学进行了改造提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完善师资库储备,多途径、多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市各级老年大学(学校、教学点)共有108名专职教师、2503名兼职教师。召开全市老年大学教师培训会,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各县区新聘老年学校特色岗位32人,专职服务乡镇老年教育工作。
推进远程教育。通过创建活动,我市荣获“第十一批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称号。在第十一批全国老年远程教育优秀、特色微视频课程评选活动中,共有6门视频课程获奖。基层老年远程教育工作实现新发展,寿县老年大学被确定为2024年度安徽老年远程教育共建教学点。
深耕教学教研,全面展示老年教育办学成效
一年来,全市老年教育工作部门开展各类教学成果展示和教学理论研讨活动,推动各级老年大学提升教学质量。
开展“说课”试讲活动,在全市范围遴选优秀课程参加全省老年大学系统“说课”比赛,两位教师分获声乐类二等奖和太极类三等奖。组织教师编撰教材,凤台县老年大学《诗词知识》获全省老年大学系统优秀教材三等奖。
举办全市老干部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重阳节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唱响时代主旋律。淮南老年大学舞蹈节目《盛世花鼓情》参加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2025年春晚录制。老年教育的时政宣传、文艺演出、书画展成为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要宣传队伍,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开展教学理论研究。在第十五次全国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中,淮南老年大学《党建引领聚合力,助推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获三等奖。在全省老年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我市荣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
加强规范建设,持续推动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
一年来,全市老年教育工作部门坚持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指导,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学校。
印发《关于推进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的实施意见》,提出14项重点任务及措施,着力构建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老年教育体系。
深入各县(区)及淮南经开区、淮南高新区开展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进行“面对面”的协调指导,持续推动老年教育不断向基层延伸。
培养树立各级办学典型,在省、市老年教育相关工作部门的指导下,已培养1个市级、5个县(区)级、11个乡镇(街道)级、25个村(社区)级先进典型,为各级老年大学(学校、教学点)规范办学提供了样板。
2025年是省、市“十四五”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进“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的关键一年。全市老年教育工作部门奋发进取、砥砺前行,争取到年底,努力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老年教育全覆盖、30%以上的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