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东华
2024年,全市老年教育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老龄工作、老年教育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抓规范、促提升,全市老年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1149所,其中市级老年大学1所,县区(含淮南经开区、淮南高新区)老年大学10所,乡镇(街道)老年学校90所,实现100%全覆盖;村(社区)老年教学点1048个,覆盖率为94.7%;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总数达到19.03万人,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把准办学方向,坚持党建引领发展
一年来,全市老年教育工作部门坚持政治立校原则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厚植老年大学红色属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开学第一课”“课前十分钟”、专题党课、教学成果展示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引导老年学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始终把党建工作纳入老年大学(学校、教学点)中心工作。各级老年大学(学校、教学点)持续加强功能型党组织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市各级老年大学(学校、教学点)共成立功能性党组织625个、党员数13193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做到党建工作常抓不懈,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各功能型党组织积极参与老年大学(学校、教学点)教学管理,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引领老年大学(学校、教学点)的创新发展。
主动搭建平台,激发银发力量。充分发挥老年学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威望优势,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法治进校园、关心下一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
聚焦目标任务,实现老年教育提质增效
一年来,全市老年教育工作部门围绕老年大学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着力提升老年大学建设水平。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