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外贸企业在主动应对,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行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近日,长三角多地出台一系列创新性支持政策,涉及制度保障、数字贸易、新业态培育、物流优化等。通过政策组合拳,长三角地区形成“制度开放—业态创新—物流保障—金融支持”的全链条稳外贸体系。
制度保障
■浙江 省商务、财政等部门完善储备政策,加强外贸运行监测预警,拓展国际渠道。政策储备与专项支持方面,商务、财政等部门完善外贸监测预警机制,对受冲击较大的行业提供融资支持、出口信用保险等专项服务。国际平台对接方面,通过进博会、链博会等国际经贸平台,为企业开拓进口新渠道。
■苏州 市政府搭建跨部门工作专班,专门为外贸企业解决各类问题。据悉,苏州将制定金融政策,加大企业资金供给,并通过降贷款利息、水电气价等方式帮助企业综合降成本。
■徐州 商务部门及商协会出台政策,推出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帮助外贸企业稳运营、稳产能、稳市场,助力国内消费扩容升级。“多方助力,我们通过扶持加码、发起倡议、拓宽信息沟通渠道等方式,促进出口转内销,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徐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京 4月19日至20日,“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活动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江苏省200多家外贸企业参展,涵盖纺织服装、消费电子、轻工休闲等行业,并邀请专业采购商现场对接,推动外贸优品进入国内市场。
■嘉兴 首场电商助力出口转内销对接活动举行,为拓展国内市场寻求新出路。为应对外贸企业普遍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运营经验不足等挑战,各大电商平台给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推出外贸精选专区、给予网络流量倾斜、提供半托管服务等。
跨境电商
■上海 浦东机场海关与苏州、嘉兴等长三角海关合作,开通跨境电商出口转关通道,缩短通关时间。长三角其他地区也在采取类似措施。
■浙江 4月2日,《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行动方案提出,要推进“航运浙江”建设,提升长三角省际干线航道能级。同时,推动“一单制”模式在海铁、海河、公铁等多式联运中的应用,深化宁波舟山港“一箱制”模式;积极推动大宗商品运输“散改集”;支持发展空高、海空等联运新模式。
■南通 4月9日,南通海关与洋山海关在上级海关“联动接卸”模式框架下,细化制定《洋山港—南通港“联动接卸”海关联系配合办法》。南通海关主动开展调研探索,与洋山海关紧密对接,将南通港视作洋山接卸地,实施“联动接卸、视同一港”整体监管。这一创新模式下,货物在南通港报关后,通过驳船直接运至洋山港,海关查验、放行等作业均在洋山港完成,随后货物直接运上远洋货轮出海,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
■南京 南京企业焦点科技旗下跨境电商平台中国制造网(以下简称“MIC国际站”)在“广交会”期间推出一系列跨境贸易促进活动,推动中国外贸企业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在数字化手段下拓展多元市场,实现“精准出海”。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MIC国际站提供的精准营销、在线交易闭环、“9710”申报等全链路服务,江苏传统制造业企业可快速融入全球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