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莹莹
4月18日,“侨界志愿者医疗队下基层”侨爱心义诊活动在淮南高新区弘湖社区侨胞之家举办。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的十几名专家,为基层百姓提供面对面免费的咨询诊疗服务。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俊教授,一边拿着患者的影像片,一边用手检查患者的身体部位,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后,她告诉患者说:“你这个肿瘤发现及时,从检查的结果看也是良性的,所以不用太担心,保持健康有规律的生活,就可以了!”患者激动地说:“感谢专家来给我们诊断,我一定好好配合治疗,尽快把病治好。”
当天上午,侨界志愿者医疗队的专家们为近300名群众开展了肿瘤内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免疫科等多学科的义诊活动,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这是我市侨胞之家开展“我为侨界群众办实事”工作的真实缩影。
近年来,全市侨联系统各级组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侨建 侨建服务党建”理念,将侨胞之家建设成为向海内外展示我市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牢记“真情为侨 用心惠侨”服务宗旨,依托走访入户调查不断延伸侨联工作触角,相继建成一处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全省首处中央企业驻皖单位侨胞之家、一处全省优秀侨胞之家,打造出一支热衷于爱侨、乐于助侨、善于护侨的侨联组织队伍。
把准“建好平台、丰富活动、形成特色”工作方向,积极争取筹措资金,累计拨付5万余元高标准建设侨法宣传角、侨心书苑、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等一批涉侨项目,立足“五有”,夯实为侨服务场所的硬件基础。
将侨胞之家打造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头堡”,紧扣“侨心向党”主题,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精心组织开展墨香传温情、中医推拿针灸、侨亲茶会宣讲、连心“侨”法律宣传、文艺汇报演出等活动80余场次,参与群众突破6500人次,筑立侨界群众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
聚焦服务经济建设大局,注重发挥侨胞之家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在联络联谊中挖掘侨界优质资源,招引侨商企业参与我市高质量发展,擦亮“惠侨快车”服务品牌,以最实措施和最优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向全市新兴产业壮大注入澎湃“侨”动力。今年以来,投资1亿元的中池生物科技项目落地淮南高新区,项目目前已启动厂房设计;能启电气科技与淮南联合大学共建校企实训基地进入准备阶段。
日前,省侨联印发文件确认安徽省第七批侨胞之家名单,我市凤台县城关镇凤凰花园社区名列其中,实现了凤台县基层社区侨胞之家零的突破。至此,我市凤台县、田家庵区、淮南高新区、淮南经开区及安徽理工大学、中煤新集公司已成功创建8处省级侨胞之家,基层侨界群众组织初步形成由点到面全域发展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