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庆磊
近日,市民王女士来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事大厅办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提前在手机上预约取号后,她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办事窗口,提交纸质材料,工作人员确认信息后,整个业务便办理完毕。“上线申请,线下一次性办理,方便又快捷。”王女士说。
“我们聚焦政务服务‘高效’与‘办成’的基本要求,高质量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整合系统资源、开展数据对接,推动个人住房贷款购房、退休、企业信息变更、公民身后等‘一件事’工作有效落实,实现相关服务事项线上申请、多部门一次办结,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心将“亮码可办”嵌入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住房公积金个人证明事项的在线开具和实时查验,极大地简化了申请手续,有效解决了缴存职工异地办事“往返跑”“两地跑”的难题。
“安居”是“乐业”之本。4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同志解读了《淮南市住房公积金2024年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年报》显示,2024年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成绩斐然,缴存单位新开户477家,新开户职工2.55万人;提取达9.48万人次,45.77亿元;为4604户家庭发放公积金贷款18.06亿元,支持职工购房面积53.30万平方米……一项项数据,传递民生温度。
缴存提取贷款同步发力,业务运行稳增长
推进扩面提质,缴存业务持续增长。《年报》显示,2024年实缴单位3441家,实缴职工26.22万人,缴存额64.55亿元,同比增长5.54%。截至2024年末,缴存总额777.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06%;缴存余额218.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36%。“大多数缴存职工来自中低收入群体,显示出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更广泛的劳动者。”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同志说。
聚焦群体需求,提取业务稳步助力。《报告》显示,提取金额主要用于购房、偿还贷款、租房,住房公积金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年报》显示,提取额占当年缴存额的70.91%。截至2024年末,提取总额558.4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93%。
释放政策红利,贷款业务投放平稳。《年报》显示,2024年,发放异地贷款999笔、3.83亿元,有效满足了异地缴存职工回乡置业需求。贷款职工中购买首套房占比84.40%,中低收入贷款家庭占比99.30%。截至2024年末,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3.71万笔、348.40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加3.47%、5.47%,充分发挥了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
严守资金安全底线,实现增值收益最大化
资金安全始终是公积金管理的重中之重。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完善资金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日常监督,做到岗位清、权限清、责任清;实行资金统一管理、账务统一核算,强化资金管控。合理开展银行间公积金专户资金调度、公积金资金储存等工作,保障资金使用需求,确保资金持续高效运行,努力实现增值收益最大化。同时,强化贷款逾期管控,建立贷款风险预警监测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落实贷款逾期督办、按揭合作项目定期巡查、个贷审批退回通报等制度,强化贷前审查、贷中监督、贷后跟踪,严守资金安全底线。
《年报》显示,2024年业务收入57597.55万元,同比增加14.07%;增值收益24114.26万元,同比增长3.58%;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22654.93万元,同比增长4.92%。截至2024年底,累计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24.29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占有率为24.40%;住房贡献率71.84%。
完善政策优化服务,让住房公积金惠及更多家庭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使用政策。中心主动上门送政策入企,开展宣讲促人员建缴,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存扩面。加大租房提取力度,为无房职工实施按月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年底发布租房提取新政策,将租房提取额度由1200元/月提高至2000元/月;一人买房,全家帮忙,子女父母买房可互提公积金余额。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