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早癌威胁,守护消化道健康

何其发

版次:A03  2025年04月23日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工作与生活的繁杂事务所裹挟,行色匆匆间,常常忽略了身体悄然发出的细微信号。消化道作为人体消化与吸收的核心系统,宛如一条精密运转的生产线,从口腔开始,历经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至肛门,承担着将食物转化为营养并排出废物的重任。人体消化道的健康状况不仅关乎每日的饮食体验,更与整体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消化道健康知识,积极主动地预防早癌,已然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保健使命。

一、消化道早癌:隐匿的健康危机

消化道所涵盖的多个部位,无论是食管、胃,还是小肠、大肠,一旦发生癌变,在早期阶段都极具隐蔽性。据相关统计,约70%的早期食管癌患者最初都因症状轻微而忽视就医。早期胃癌患者的症状同样不典型,常出现的轻微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与常见的胃炎、胃溃疡症状如出一辙,让人难以分辨。数据显示,早期胃癌患者中,约80%曾自行按照普通胃病进行治疗,延误了病情。早期结直肠癌的症状也较为隐匿,可能会出现大便习惯改变,如次数增多、腹泻与便秘交替,或大便形状变细等。肠镜筛查是发现结直肠息肉、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能够将癌症扼杀在萌芽状态。可惜,超过60%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在出现症状后,未能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二、常见消化道早癌类型与高危因素剖析

1.食管癌

长期吸烟、酗酒堪称食管癌的两大 “帮凶”。研究表明,吸烟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3~8倍,而酗酒者这一风险更是增加5~10倍。此外,热衷于食用过热、过硬、过辣食物,以及对腌制、霉变食物情有独钟的人群,也是食管癌的高危群体。腌制食物中富含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胺,霉变食物则可能滋生黄曲霉毒素等强致癌物质。同时,患有反流性食管炎、食管上皮增生等食管疾病的患者,食管黏膜长期受到刺激与损伤,患食管癌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2.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无疑是引发胃癌的主要“导火索”之一。据统计,约70%~90%的胃癌患者体内可检测出幽门螺杆菌。长期高盐饮食,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胃黏膜直接暴露于有害物质之下,增加患癌风险。此外,日常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导致人体无法获取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物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胃癌的发生。家族中有胃癌病史的人群,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患胃癌的概率较普通人高出2~3倍。

3.结直肠癌

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加上运动量不足,使得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长期便秘会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有害物质对肠道黏膜的刺激持续增强。患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患者,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患癌风险大幅增加。结直肠息肉也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直径较大、绒毛状腺瘤性息肉,恶变概率较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遗传性疾病,更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紧密相连。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可比普通人群高出5~10倍。

三、全方位守护消化道健康的生活指南

1.合理饮食:构建健康防线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是守护消化道健康的基石。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至关重要,多食用新鲜蔬菜,如富含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的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等,水果中的苹果、香蕉、橙子等,以及全谷类食物,像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如同“肠道清道夫”一般,促进肠道蠕动,加速粪便排出,减少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有害物质对肠道黏膜的刺激与损害。同时,要严格控制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度沉迷于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甜品等高热量食物,以防加重胃肠道负担。

2.良好习惯:温柔呵护消化道

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习惯,能让食物在口腔中得到充分咀嚼,变得细碎,不仅有助于后续的消化吸收,还能减轻胃肠道的消化负担。要时刻警惕过热、过烫食物的危害,过热食物会直接烫伤食管和胃黏膜,长期反复刺激,极易诱发黏膜病变。戒烟限酒同样刻不容缓,吸烟与过量饮酒是多种消化道癌症的重要诱因,成功戒烟和适量饮酒,能显著降低患癌风险。此外,注重饮食卫生也不可或缺,坚决不吃变质、发霉的食物,避免食用被污染的水源和食物,有效防止幽门螺杆菌等病原体的入侵。

3.适当运动:为消化道注入活力

保持适量的运动,对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提升机体免疫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开展一些力量训练。运动不仅能助力消化,还能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对整体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定期体检:早癌筛查的关键举措

对于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长期秉持不良生活习惯的高危群体,定期进行消化道检查至关重要。其中,胃镜检查堪称发现早期食管癌和胃癌的“金标准”,通过胃镜,医生能够直观地观察食管、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及时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同时,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意义重大,它是胃癌的Ⅰ类生物致癌因子,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结肠镜检查则是筛查早期结直肠癌的得力助手,能够精准发现肠道内的息肉、肿瘤等病变。

守护消化道健康,远离早癌威胁,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持之以恒地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定期进行科学规范的体检筛查,用心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细微信号。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有效预防消化道早癌的发生,为自己和家人的消化道健康筑牢坚固防线。

(作者单位系青阳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