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加减乘除”法 答好营商环境新考卷

版次:A01  2025年04月23日

本报讯 政务服务窗口是营商环境的“温度计”,更是便民惠企的“第一站”。谢家集区政务服务中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抓手,创新推出“加减乘除”服务法,从帮办代办、集成办理、数据共享、特事特办四方面精准发力,答好营商环境新考卷,让企业群众办事从“能办”变“好办”。

三级帮办网络全覆盖做加法。“我文化程度低,字也写不好,没想到专人全程帮我准备材料,半个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在帮办代办专窗前,刚办完业务的群众王大妈连连称赞。谢家集区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帮办网络,通过业务培训、实战演练培养“全科型”服务能手。今年以来,这支队伍已提供“一对一”服务200余次,用“多跑腿”换来群众“少操心”。

新生儿事项床边办结做减法。“孩子出生当天,出生证、户口、医保参保这些手续在医院就全办好了,再不用东奔西跑。”在新华医院“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点,新手爸爸王先生抱着孩子笑容满面。谢家集区将涉及4个部门的8个事项集成到助产医院,3月以来在该院出生的101名新生儿中,72个家庭选择“一站式”办理,占比达71.3%。

数据共享解锁“免提交材料”做乘法。“忘带营业执照正本,用手机里的电子证照照样能办事。”在24小时自助服务区,市民李女士通过“皖事通”APP使用电子证照,十分钟完成经营备案。目前全区已实现79项高频事项“免提交材料”,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数据同源,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政务服务从“群众来回跑”升级为“数据云端跑”。

“办不成事”窗口专治疑难症做除法。“我要表扬谢家集区政务服务大厅户籍7号窗口丁姓工作人员。”日前,市民张先生致电“12345”市长热线,表达对政务服务工作的肯定。针对企业群众办事时遇到的难题,谢家集区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领导领办、部门联办机制,累计破解13件“疑难杂症”。窗口不仅接单“卡壳”事项,更倒逼部门梳理共性问题,从源头消除办事“暗礁”。

“加减乘除不是数学题,而是检验政务服务的应用题。”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企业群众需求,把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郜婷婷 江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