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解析

贺 佳

版次:A03  2025年04月22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肠胃问题时常困扰着不少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更是胃部健康的一大 “隐形杀手”。那么,这两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两者间的“隐秘关联”,为守护肠胃健康提供新视角。

一、认识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简单来说,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或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据统计,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较高,不同地区的患病率在10%至40%之间。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中青年居多,女性略多于男性。而且,其症状往往会因饮食、精神状态等因素而加重或缓解。例如,食用过多油腻、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可能会变得更为明显;而在情绪紧张、焦虑时,也容易诱发或加重消化不良的表现。

二、了解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它呈螺旋状或S形、弧形,具有较强的尿素酶活性,能够分解尿素产生氨,从而在胃内酸性环境中生存。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途径主要有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口口传播常见于共用餐具、水杯、接吻等行为;粪口传播则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健康人接触后就可能被感染。全球约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在发展中国家,感染率更是高达70%至90%。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平均感染率也超过了 50%,许多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并没有明显症状,但它却在不知不觉中损害着胃部健康。

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联

1.炎症反应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部后,会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它凭借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损伤胃和小肠的保护性内膜,使得胃酸得以接触并刺激胃壁,进而引发炎症。这种炎症状态可能会改变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胃的排空以及小肠的消化吸收过程。研究表明,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者的胃黏膜炎症程度往往比阴性者更为严重。炎症细胞的浸润不仅会直接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感觉功能,还可能通过释放炎症介质,进一步干扰胃肠道的神经调节,导致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胀满、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

2.免疫反应

人体免疫系统在识别幽门螺旋杆菌后,会启动免疫反应来对抗感染。然而,这种免疫反应在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同时,也可能对胃肠道自身组织造成损伤。免疫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等物质,一方面可以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改变胃肠道的运动节律;另一方面,还可能影响胃肠道内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导致胃肠道的感觉过敏。例如,一些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能对正常的胃扩张刺激产生过度的疼痛感知,这就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导致的胃肠道感觉异常有关。

3.胃肠激素失衡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可能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胃肠激素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运动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胃泌素能促进胃酸分泌和胃蠕动,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会使胃泌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并引起烧心、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同时,其他胃肠激素如胆囊收缩素、胃动素等的分泌也可能受到影响,进一步扰乱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各种表现。

四、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证据

大量临床研究都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证据。一些针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约 40%至60%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例如,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对100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了观察,其中一组接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另一组给予安慰剂。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的3个月内,消化不良症状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此外,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的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也相应较高,这进一步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五、治疗与预防措施

1.治疗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通常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的方案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一般疗程为 10至14天,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抗生素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还会根据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的缓解情况,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如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来改善腹胀、早饱等症状,使用抑酸药(如法莫替丁)来缓解烧心、反酸等症状。

2.预防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于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其次,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此外,对于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家族史的人群,更要加强预防意识,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您长期受到消化不良症状的困扰,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让您的肠胃重新恢复健康。

(作者单位系东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