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四诊法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版次:A01  2025年04月22日

本报讯 大通区大通街道坚持“望闻问切”四诊法,从提高站位学理论、建强队伍聚合力、广集策略重参与、先锋作用齐发挥四方面发力,不断激发党员队伍战斗力。

登高“望”远提站位。坚持创新基层党建载体活动形式,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机制,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读书班等形式,制定讲党课活动计划,2024年以来开展“讲党课”活动共计28场次。引导党员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抓住“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开展“红色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牢固树立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同时,为全面提高街道社区干部学法用法水平,2024年以来开展“一周一学法”学习培训会80余场。系统的理论学习,增强了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鲜活度”,让理想信念时刻“在状态”。

“闻”风而动齐反响。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坚持党工委书记带头抓、党工委副书记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协同抓、社区书记直接抓,确保抓党建有主体、有路径、有机制。定期召集社区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务干部参加党建工作推进会,在部署月度工作重点外,针对性地讨论发展党员、党员管理等事项。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针对党员干部制定履责清单,建强党员管理队伍,加强民主监督。对社区党委书记进行量化考核,包括岗位职责、业务开展、日常表现及群众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其绩效评定、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及时监督、激励、督促党员干部履职有责、履职尽责。

“问”计于民集策略。将原有6个社区、15个小区划分为42个网格,成立33个小区(网格)党支部,构建“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长-党员志愿者”四级组织架构,切实发挥网格扁平化、高效化和精准化优势。围绕“九个一”工作机制,为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1名、兼职网格员2至3名,将“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战士)纳入到兼职网格员中,实现服务进门进户、工作到底到边。建强线上线下为民服务、工作闭环流转、事件联动处置等机制,实现网格治理情况掌握更清晰、发现问题更及时、处置问题更迅速,释放出“小网格”的“大能量”,提高了基层治理成效。

“切”中要害找核心。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创建“民情速递”党建品牌。自开展民情速递工作以来,组建15支志愿服务队,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体育健身等活动96场,走访帮扶困难群众165户,清除辖区内安全隐患11处,硬件设施投入64000余元,进一步畅通了联系群众的渠道,扩大了联系群众的范围,拉近了服务群众的距离,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本报通讯员 杨海燕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