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急性加重的三大信号与科学应对策略

刘明侠

版次:A04  2025年04月21日

近年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属于一种临床常见急重症,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了解哮喘急性加重的3大信号,并掌握相应的科学应对策略,对于保障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1、儿童哮喘急性加重的信号

(1)持续性咳嗽:哮喘初期,患儿常出现无特定诱因的刺激性干咳,尤其在运动或是夜间休息时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咳嗽频率与强度有所增加,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这种持续性的咳嗽不仅干扰了孩子的日常沟通,使其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对话,还会影响其正常的进食过程,引起进食中断。此外,由于夜间频繁咳嗽引发的睡眠障碍,患儿白天可能会表现出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这对其学习效率、日常社交活动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2)喘息:当孩子呼吸时,偶尔会发出一种类似哨声的尖锐声音,这是由于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所引起的。医学上,这种声音被称为喘鸣音。若患儿处于哮喘轻度发作状态,这种声音通常仅在进行剧烈体力活动后出现,如奔跑或跳跃之后。然而,在哮喘急性加重期,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能明显听到喘鸣音,这表明患儿的气道已发生显著收缩,导致通气功能严重受限,空气进出肺部受到极大阻碍。

(3)气促或呼吸困难:观察患儿出现呼吸速率显著增快、胸廓运动幅度增加,并且在锁骨上窝、胸骨上区域以及肋间隙处显现凹陷(即三凹征),这些都是哮喘急性发作引起气道阻塞和呼吸困难的重要表现。面对气道受限的情况,患儿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和加大胸廓扩张力度来试图获取更多氧气。所谓“三凹征”,具体表现为吸气时上述部位因负压效应而产生的内陷现象,这是机体为了克服气道阻力,增强气体交换效率所做出的一种代偿性反应。

2、儿童哮喘急性加重的科学应对策略

(1)脱离过敏原:哮喘发作时,首要任务是立即将患儿从可能的过敏原环境中移出,以防止过敏反应加剧。识别并远离宠物毛发、尘螨或花粉等常见过敏原,可以显著减轻哮喘症状的发展。

(2)安抚患儿情绪: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加重哮喘症状。因此,家长通过使用温和且镇定的声音来安慰孩子,帮助其保持情绪稳定。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并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有助于降低孩子的恐惧感,进而可能减轻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

(3)使用急救药物:谨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有效缓解患儿的呼吸困难症状,为后续的医疗处理争取宝贵时间。

(4)确保呼吸道通畅无阻:让患儿采取半坐卧或前倾坐姿,解开紧身衣物,清除口鼻分泌物。在必要时提供氧气支持,以确保呼吸道畅通,促进有效的气体交换。

(5)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持续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心率及面色等。如果观察到患儿出现意识模糊或呼吸极度微弱等严重症状时,需警惕呼吸衰竭,此时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程序,并尽快联系急救服务或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6)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家长应与医疗团队保持紧密合作,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给药,并留意任何不良反应。如果患儿对某些药物存在过敏情况,务必提前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此外,积极参与讨论治疗计划,了解各项操作的目的和预期效果,不仅能增强治疗的信心,还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患儿。

(7)加强家庭护理干预:强化家庭护理干预,确保患儿获得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以避免接触过敏原;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实施雾化吸入治疗等,并定期带患儿前往医院复查,持续监控病情的发展。

(8)记录并分析发病诱因:每次哮喘发作后,家长应仔细记录潜在的触发因素,并将这些信息整理成文档妥善保存。通过系统地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识别出特定的诱发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从而减少未来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患儿的病情,也为长期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通过识别持续性咳嗽、喘息和气促这三大信号,并及时采取科学应对策略,包括脱离过敏原、使用急救药物和密切观察病情等,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保障其生命安全。

(作者单位系六安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