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不是很大,但小城之夜,却具备了城市之夜的所有特质。
不眠的灯火,夜幕降临,最初的车水马龙,人流攒动的驿动。然后,是渐入稀疏,人稀了,车少了,只有灯火还依旧亮着。如果在夏日,也许还有少数人,徜徉在河岸边,或者在一座风畅的桥头上,窃窃私语。一些小商小贩,依旧固执地守候着自己的摊位;公园的躺椅上,有恋人在依偎;几只流浪狗,在树丛中游荡;密林处的灯盏,幽暗如岁月浸染的旧日子……
城市的夜,依旧,只是暗流一般,汹涌着。
其实,室外的城市之夜,于我而言,并不喜欢。我喜欢安静,追求一种个体存在的安宁。故尔,夏日的夜晚,若然游走,我宁愿选择那些旧存的城市小巷。
小巷,幽深、弯曲,建筑多为遗留的旧房子。矮小,破旧,三两层大理石的台阶,纵是在夜晚,依旧散溢着旧日子的青光。墙头上,垂垂的花草,散发着阵阵的清香;偶或,三两片树叶,飘然落下,在幽暗的灯光下,如蝶之舞,别有一份曼妙的情味。门头上,会挑起一盏红灯笼,悠悠然,让人油然而生一种甜蜜的温馨。小巷两边,多为小店铺,夜深了,灯火还亮着,有人在小酌,有人在伏案,有人在凝神……安安静静,安静出一份悄然的欢喜,安静出一份岁月的静好。
行走在小巷中,少遇行人,自己的脚步声,就是最动听的乐响。
行走在这样的小巷中,其实,总有一种疏离的感觉——仿佛,远离了城市,你又回到了曾经的乡村。一条小巷,就是城市里的一道篱园。
然则,居住城市这些年,城市之夜,给予我的最大享受,还是夜读。
门窗一关,窗帘一拉,就隔离出一个独立的世界。喧嚣,被关在了门外;诱惑,得以屏蔽,剩下的,就只有自己的世界了: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若然你喜欢,还可以点燃一支烟。茶香氤氲,书香弥漫,夜香沉沉,家人熟睡,室内,有一种神性般的静谧和安然,在这种氛围下,你会迅速沉淀自己,沉下自己的心,沉下自己的浮躁情绪,所有的一切,都会沉向一本书中。
人坐定,坐在书桌前,肃然安静——出于对一本书的尊重,出于阅读时的那份敬意。
打开一本书,一页一页地读着,指尖轻轻划过,与书接触的那份快意,让人满足、痴醉。心神凝聚,融入一本书所写的内容中:风雨阴晦、晴天丽日,安静平和、激荡飞扬,悲苦感伤、喜乐欢然,沉郁顿挫……现象种种,思绪般般,情感翩翩,阅读的过程,浮想连绵,情景栩栩,与之同经同历,与之共景共情,与之同悲同喜。
思绪,在四季里轮回,在时空里起舞,在江河湖海间,流淌、漫溢;在一草一花上,流连、欢喜;在人物心灵的驿站上,悲喜交集……
心灵的碰撞,精神的契合,每一次夜读,都是一次莫大的欢愉,都是一次知性的提高,都是一次心灵的提升,一次精神的升华。
读得累了,站立阳台,推窗而望。
城市,灯火依旧,只是少了,淡了,暗了。城市的夜,像一张铺展开的大网,笼罩了整个大地。我从网眼中看世界,所读的那些书,就是照亮前行的一只只灯盏。它比城市的路灯,更亮,更恒久,因为它是智慧之灯,照亮的是心灵的世界,和精神的原野。
天上,有流星划过;丛林中,偶或,有野鸟叫响,锐利如划过的刀片;对望的楼窗,传出婴儿哇呀哇呀的哭啼声……
莫名的欢喜,感觉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也弥漫了神秘。多姿多彩,多样存在,世界才因此而异彩纷呈。
世界很大,陋室一间,很小,但在这很小的空间里,一旦展开阅读,你便拥有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一个超越时空的世界。
此,亦是几十年小城生活,小城之夜对我的最大馈赠。